1 黄袍加身(1 / 1)

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古时候是,现在还是。

当然,这曾经也是史永书的梦想,也是他的座右铭。

然而,现在的他暂时对以上三句话无感了。

如果要问他为什么,史永书会含泪怒骂:“我还没准备好啊!你们怎么来真的啊!”

史永书是新时代一个普普通通的硕士生,学的是理工科,昨天是他交论文的日子。鬼知道为什么他睡了一觉以后,一睁眼就出现在这个鬼地方!

家徒四壁,至少在他看来是家徒四壁,门窗漏风,门内一览无余,窗外修竹清风。

这是他父母嫌他只会读书,偷偷摸摸送他来变形记了吗?

这个想法没有坚持过十秒就被他自己否认了。

“嗨!陛下醒了!”

“陛下,穿上!听话,这是正事!”

一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把他按坐在床上,拿着一块洗的干干净净的黄布就试图往他身上套,还有一个穿着布衣的中年人,看起来是个书生,在旁边帮忙。

房间外面的门厅里,围着十来个妇人,在那止不住的哭。

他史永书活了二十五年,从未见过这阵势。

“什么什么?什么陛下?发生了什么?”

史永书觉得他必须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很经典的三个问题。

他是谁?

他在哪?

这是要做什么?

先要搞清楚哪个问题,这是个问题。不过事态紧急,容不得他思考,话已经脱口而出了。

“这孩子该不会是疯了吧。”

一个妇人擦着眼泪说。

“别这么说,书书已经够可怜的了,他爹刚刚走,连尸体都拉不回来,现在又要他来挑这个担子。”

另一个妇人一边拿着火折子点香一边说道。其余妇人听着,纷纷点头。

那中年书生看着他这个样子,动作停顿了一下,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这孩子,刚刚得知父亲在去别的村交换东西的时候被偷袭驾崩,吓晕过去,醒来又开始这么说胡话。

疯倒是不像是疯了,毕竟眼睛还是亮的,但是像是傻了。太可怜了,这世道啊!可悲可叹!

史家村原来是个富村,地理位置很好,土地肥沃而且交通方便。但是因为县城里的豪族赵家看上了这块地,想用来当他们的私家农场,勾结县令莫有德,强行想要赶走史家村的百姓。

如果有安排他们搬迁去哪里,史家村也不会这么死磕,但是赵家和县衙根本对这个只字不提,派人去问,却连县衙和赵家的门都进不去。结果不知道哪里惹怒了他们,直接发了几百个打手来史家村强行赶人。

作为村里最德高望重的村正,史永书的父亲被逼无奈,走上了武力对抗县令的道路。

对抗持续了大半年,史家村付出了好几条人命的代价,成功抵抗了赵家和县衙的几次豪取强夺。但是自家村里去县城集市的贸易通道完全被切断了,只能用几条去相邻山村的山路维持对外的物资交换。

自从史家村第一次武力抵抗起,县令就开始四处通缉史家村造反,史家村完全没有了退路。史永书的父亲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称帝。

在史永书穿越的前半天,史永书的父亲在带队往其他山村的贸易途中,在赵家和县衙的一次准备周密的偷袭中驾崩,村中壮劳力损失多达近十人,货物全部丢失,剩下的三十几个人仓皇逃回来,带回了先帝的死讯。

原来的史永书得到消息当场吓死。

那书生和那大叔给史永书陆陆续续的讲了这些,史永书虽然还是满脑袋问号,但是还是被迫穿上了那一身黄袍,坐到了门厅外的院子里。

几个妇人红着眼,把香插到香炉里,退到里屋。

“皇天后土在上,晋国暴戾,已失气数,太祖起于草莽,誓荡清贼寇,…………太祖驾崩,…………太子史永书,仁德贤能,…………”

这诏书是那书生起草的,范严是个只考上了秀才的书生,这个年代的秀才很是不容易,可比后世的大学生难得多了。

史永书听的懵懵的。一直到现在,他的脑瓜子还是嗡嗡的,什么?他穿越了?他这个身体的父亲刚刚被人杀了?他父亲称帝了?他现在要当皇帝了?这是他的登基大典?

稀里糊涂地对供着的皇天后土叩了几个头,算是走完了流程。史永书还没来得及坐下歇一口气,就被那个大叔拉上了全村唯一一辆牛车。

看着牛车前后这长长的队伍,史永书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要全村搬家啊。

到底他也是一个成年男性,而且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史永书看出了现在的事态很严重,而他又是这里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他应该做点什么发挥他的作用,最少,最起码,不能什么都不懂。

按下刚刚穿越带来的悲伤和不适应,史永书对那个中年书生打扮的人…也就是范严…招了招手。

两人一起坐在牛车上。上车时是下午,他们一直聊到了三更半夜。

他史永书自己,年方十七,和他的老父亲一样,是朝廷的通缉犯,史家村这个国号为景的国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君主。

范严,这个中年书生,已经接近四十岁了。放在后世还正年轻,而放在现在则是已经进入中老年了。他在前几年刚刚考中了秀才,正准备去考举人的时候,出了事情,他最终选择留在村里,和村里人一起保卫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

范严也是史永书父亲钦定的左丞相。史永书的父亲自知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在闲聊中数次提到要范严好好辅佐他的儿子史永书,所以他也算是钦定的托孤大臣之一。

史永书的父亲叫史文龙,早年当过兵,而且是晋国精锐的边军,还是个小队长,见过世面。在造反的这半年里,一直是他亲自统领村民抵抗,算是皇帝兼大元帅。论指挥打仗,整个景国没有比史永书的父亲更加厉害的了。

而刚刚给他穿黄袍的那位大叔,还有好几个很壮的汉子,都是出自边军。当年和史文龙一起出村当兵,也一起退伍回来。他们算是村里的大将。

昨天下午史文龙带着四十多人出去和隔壁杨家村换东西,结果那条山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赵家的人摸透了,带着几十个人埋伏了一手。史文龙当场驾崩,还有好几个人措手不及当场被杀。对于山路他们到底比那些豪族的打手熟悉的多,大部分人拼了命逃回来,但是货物都丢了。

今天上午借到消息的瞬间,村里就炸锅了。损失了接近十个壮劳力,逃回来的三十几人惊魂未定,形容憔悴。

失去了史文龙的指挥,没有人有信心扛住接下来一波赵家和县衙的进攻。所以他们花了仅仅几个小时,收回了远处的哨兵,加上执行完毕了先帝的预案。

全村姓史的占了三分之一。全村大几百号人,有百来个精壮汉子,全民皆兵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这也是史文龙敢于对抗县令和当地豪族赵家后来甚至称帝的底气所在。

“大几百号人?那我们这队伍怎么只有这么点?”史永书问道。

范严只当他是在明知故问,白了他一眼,“大部分都在山里,这里你还想要多少人。”

这就是先帝的预案了。

史文龙早就知道在这里死扛着这不是长久之计,称帝没多久就带着全村精锐,荡平了一个山贼窝。说是山贼窝,也就百来号人,几十个有战斗力的山贼,远不是史家村的对手。

那个山贼窝和降伏的山贼,史文龙又从史家村迁移了几百个人过去,扩建山寨,开垦农田,修建房屋,修缮道路。作为打不过的时候的一个退路来经营的。

史家村只留了一半人不到,维持农耕与防御赵家和县衙的攻击。

所以本来大几百号人的史家村,如今的队伍只有小几百人,原来大部分都已经在目的地等着了。

这些都是史永书旁敲侧击问出来的,他不敢直接问,怕被范严看出什么问题。

万一被认成是妖孽夺舍,被扔到火里烧死就糟了。

去山寨的路极其难走,很颠簸崎岖。今天算是天气好,但凡下半天雨,道路泥泞起来,牛车就根本不可能通过了。

都说是退路了,自然是越难找到越好,越难走越好,越易守难攻越好。

得知了他能想到的一切,史永书就对这颠得他屁股疼的路没有了一丝丝的意见,甚至开始憧憬着做山寨王的生活。

新时代的青年,还不知道外面有多少风浪,只为自己的自由而欢呼。

最新小说: 三剿李家冲 咸言稍叙 乱世茅山道 夜钓寒星 星渊溯缘 钻石宝地 姜维传奇 果果谣 朱芴惊澜:她撕诏我登基 在跑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