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商议(1 / 1)

穷,很穷。

吃是不愁,但是没有布,没有铁,没多少鸡鸭鹅,也很缺牛羊猪。武器连最低配的长矛都不能做到一人一杆,盾牌刀剑更不用想,山上的铁用一点少一点,打农具都不够呢。

至于史永书想要的硫磺,硝石,笔,墨,纸,砚,更是不见踪影。

穿越者常做的发财利器,蒸馏酒,香水花露水,虽然他作为这一千来人的皇帝,做出来并不难,但是却因为这反贼的身份,暂时销售无门。

穷,穷啊!

要是能找到个铁矿,或者能像以前一样,用多余的粮食换一些不能自产的生活必需品,那他就不用这么愁了。

在得知了外面的情况,自己短时间内不会有生命危险,还有好多能干的忠心耿耿的官员,一块完全自主的领地以后,对便宜父亲的钦佩之余,史永书也快速代入了角色,开始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为自己的子民考虑问题。

什么生意最赚钱?他这样问自己。

无本的生意!

山贼反贼都做了,不下山抢一票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先帝史文龙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没有做出下山打劫的事情,但是史永书百无禁忌。

次日清早,彻夜没睡的史永书按着那本官职册,把景国的几个大将全给拉到了校场。原来老山寨的山贼头头死了,但是他们的军师还在,也一起被拉了过来。

景国的那几个大将全是以前村里跟着先帝当兵退伍的那些人,再加上一个郑屠户。那山贼的军师贼眉鼠眼的,一看就经验丰富。

校场旁边有一间小木屋,算是兵部,里面都是些武器,还有地图什么的。

一片小空地,加上个小房子,四周树影摇曳,乍一看就如同小时候学校里的操场和器材室一样。

那些退伍的边军大多数都是村里出去的,军队里也都在先帝手底下,出生入死,战友情谊,对先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对于他史永书也是绝对支持的。一共十几个老兵,他们掌握着一支绝对忠于皇帝的军权,是先帝史文龙留给史永书最大的财富,也是他景国内部稳定的基础。

自从开始走上对抗县衙和赵家的道路开始,村里几百号适龄男人就都被老兵们培训过。最健壮的那百来个铁打一样的汉子还练习过翻版的步兵军阵。

出自边军的军阵那可是丝毫不含糊,全是和异族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全是血的经验。那军阵也在前面半年里经受了数次考验,杀退了那赵家和县令的数次行动。

可以说,给这帮人发足够的武器,再让他们见见血,战斗力可以有同等数量边军的五成以上。

前天夜里没睡,昨天上午睡了一会,昨天一晚又没睡。史永书全仗着自己年轻,精力充沛,这样高负荷的运转还能活蹦乱跳。

“陛下早。”

一众老兵的眼里并没有多少敬畏,而是对晚辈的慈爱和对先帝基业村民性命的责任。

史永书看得出来。

要想让这些叔叔伯伯辈的老兵真的完全服他,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史永书对他们完全没有不满,相反,他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批忠臣猛将。他素未谋面的父亲简直给他铺平了道路,给了他一个稳定的政权,至少短时间内没有被谁谁架空的困扰。

史永书虚扶了一下他们,不和他们玩什么文邹邹的礼节,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符合他的性格,想必也符合这些军中汉子的习惯。

“有些东西山上没有,但是又是我们的必需品。我想准备准备下山打劫,各位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他双手撑在器材室……啊不,是兵部的桌子上,眼睛盯着对面的武将们。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暂且称他们为武将吧。

说实话,史永书的心里是没有底的。他并不知道先帝为什么不下山打劫,或许是因为骨子里是个良民过意不去,或许是因为有与其他村子的贸易通道可以解决问题,又或许是实力不允许……总之,此事并无先例。

若是武将们极力反对,他也不好亲自带着寨子里的好男儿下山打秋风。不是他不想,是他不会。打劫也是门学问,怎么选目标,怎么排兵布阵,什么时候抢,怎么抢,抢多少,可持续应该怎么抢,竭泽而渔应该怎么抢,收拢人心应该怎么抢,制造混乱应该怎么抢,这些他都不知道。

最坏的结果是武将们都大慈大悲。什么?小皇帝你想下山打劫?你怎么能这样!坏人!先帝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畜牲!下台!

打劫的提议说出口之前,史永书已经腹稿了不少于三套说法来证明自己是个好人,真的真的不是畜牲。

轻松的语气下面是内心的紧张。第一次当皇帝,并不是很好把握,心里七上八下的。缺东西的事情是昨晚书生说的,算是很急迫的事情。当时史永书也把下山打劫的事和两位丞相提了一嘴,他们当时没有说什么,史永书就当他们支持了。

这是他继位以来第一件大事,要是下山打劫折戟了,他这个皇帝大概率没好果子吃……不下台也威信大失。

但是不解决这些不能自产的生活必需品的问题,矛盾迟早会把他淹没的。上过大学思想课,也看过一些历史和哲学的史永书,丝毫不敢小瞧经济基础的作用。

听到小皇帝这话,那原来的山贼军师眼里直冒光,只是不敢说话,眼睛斜着瞄那些武将们。

“我们……若是也下山打劫,那和那些无恶不作的山贼何异?”

屋里沉默了片刻,郑屠户第一个开口。

别看郑屠户杀了半辈子鸡鸭鹅猪,但是他练兵是有一套的,不然也不会被先帝看重,提拔到和那些老兵平起平坐的程度。

先帝史文龙退伍以后也曾经吃过几年墨水,他觉得自己史家村即使立国造反了,也是被恶官恶霸乡绅豪强逼的,还是清白的农家子弟,不是那帮十恶不赦的山贼。于是刘周统领的山寨,硬生生带着几百人在山里搞了半年的建设,搬空了史家村的所有存粮,也没有下山袭扰过任何一个村庄。

先帝的意思郑屠户很赞同,自家是清白的,是正经正规的,不能做和山贼一样的事情。

“再不抢山贼都没得做。”一个大块头老兵道,“这山里到处都是山贼,外面还有赵家县令恨不得对我们挫骨扬灰,要是兄弟们没有足够的武器,你我的脑袋都保不住。”

本来百来人人手一把长矛还是勉强能做到的,但是那天之难,一下子丢了三十几把武器,遇难的人的武器自然被对面缴获了,仓皇逃回来的人也没几个记得把自己的武器带回来的。

都是武将,知道自家事。真遇到灭顶之灾,难道就指望几十个有家伙的兄弟,其他人全拿锄头棍棒吗?

更何况,以赵家的没底线的作风,他们不是没可能选择和某些大山贼合作,灭国之危仍在。

“对,至少得让家里有衣服穿,让兄弟们有家伙使。”

其实还有一条路,史永书没有说。史家村原属丰台县,丰台县城是进不去了,但是隔壁的流云县对他们并没有如此防范,也没有这么熟悉。混进去做个生意,交换点物资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有点远,还要走大半段山路,一来一回可能要五六天,再说一个人背一袋粮食也换不了多少东西。这只能作为备选项,要慢慢开发,现在不能用这条路来解燃眉之急。

最新小说: 夜钓寒星 星渊溯缘 钻石宝地 姜维传奇 果果谣 朱芴惊澜:她撕诏我登基 在跑路了吗 纵横策之草根传奇 不负生 弱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