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栗子薯,煮熟之后味道和吃荔枝差不多的番薯,粉粉的,就算是煮熟的捏一下就能变成粉末,和未来那种被称之为板栗番薯的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种番薯,方言叫kouwue,品种应该是哈密白薯,用来煮粥特别好吃,不用放糖也很甜。
可惜后来这些番薯都没了,得想办法把这些番薯保留下来才行,虽然出粉率不高,但是好吃啊,等网店开起来,那不就可以卖了。
按照原来的轨迹网店出现可能还要很久,但是现在有了自己,应该可以提前很多了吧,沐希对自己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好好吃饭。”看出她在走神,董秀凤敲了敲她的脑袋,沐希立刻低头扒饭,恩,还不忘夹肉,两口吃完再夹。
女孩们看到这一幕简直羡慕坏了,她们家里就算做了肉,她们也不敢伸筷子,而主播,明明也是女孩,吃肉却不会被骂。
吃完后,将碗筷收起来端到灶台边,“爷爷奶奶我吃好出去玩了。”
“衣服穿上,别感冒了!”董秀凤叮嘱。
“知道了。”沐希一边往外跑一边挥手,沐望也急着吃完去玩,被董秀凤阻止了:“慢慢吃。”
“系统,我能知道我直播对面是古代还是星际吗?”沐希询问。
“抱歉,这些在与您签订的隐藏内容里面。”系统回答道。
“好吧。”沐希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呢,虽然得不到答案,但是从她之前和系统签订契约就能得到第一个奖励的扭转度来看,古代的可能性比较高,毕竟不管是星际还是其他世界都没有古代那么容易被改变。
虽然古代接近下限,可正是因为这样上限才高,可塑性也高啊。
古代人最看重什么?当然是粮食啊,民以食为天。
可惜现在是冬天,虽然南方的冬天就算下雪也一片翠绿,但是绝对没有什么粮食可以生长,也就那些松树不惧寒暑。
算了,等春天插秧种番薯的时候再和大家介绍粮食吧,现在的话,她想了一下,跑到楼上,从抽屉里面找到一本书。
还是介绍造纸术和印刷术好了,古代也能发展出来造纸术,但是并不一定每个古代都有,而且这种技艺也掌握在一些人手中,她直接公布应该能带来一些影响吧。
“这个是书,用来记录文字的是纸张,上面字体平整清晰,每个大小都一样,因为是印刷出来的,而造纸术,印刷术乃是我华夏四大发明之二。”
【快,让人记下来。】嬴政看到这个眼前一亮,吩咐道。
【诺。】其实不用嬴政吩咐,大家都很清楚两者有多大的用处。
【记下来了吗?】刘彻看向众臣。
【陛下放心,我们都记下来了。】众臣回答道。
不止秦汉,其他没有纸张的朝代也都在记录,就是唐朝也记录了一些,毕竟沐希说的都是那种工艺简单,材料易得,做出来的纸张还好用的技术。
平民百姓也在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古代读书最耗费的就是书本和笔墨纸砚,哪一个不需要消耗巨大,如果他们能够自己制作纸张,就能省下纸张的钱了,没准还能改变命运呢。
沐希开始介绍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感谢她为了写小说查阅各种资料的日子,造纸术印刷术这种写穿越小说必备的东西她不知道看过多少次。
重生记忆被强化之后,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她不但说了古代的,也提了一嘴现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在沐希看不到的地方,万朝众人面前的小屏幕播放的并不是她看到的画面,而是和她话语对应的造纸术相关影像,让大家能有更加清晰的直观。
而看到现代机械那种制作纸张和复印的速度,不止秦汉,其他朝代时期的也眼红了。
“对了,大家造纸的时候记得顾忌一下环境啊,可以用竹子这些生长比较快的植物造纸,或者砍一棵种一棵,树木被大量砍伐会造成很多问题的,比如我国的黄河,在春秋之前还是很清澈的河,因为上游的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河也就成了黄河。”
随着她的话题变化,系统也适时的给配备了黄河变化的影像,看到原本清澈的河因为过度砍伐变成浑浊的黄河,并且因为泥沙沉淀导致黄河水位太高,而不断频繁引发水灾。
众人才知道,原来黄河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暴躁的,是因为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沉淀抬高水位才导致黄河频繁爆发的。
“另外,不会治水的就别乱来,历史上,我国黄河好几次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黄河改道,死伤过重,其中点名大宋,三次乱改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还有一些军队,妄图用黄河阻挡敌人,结果敌人没死多少,百姓却死伤惨重。”
沐希想到看小说时候看到的那些官员不懂装懂造成的黄河改道,就忍不住生气,点名大宋和某将,真的是不把人命当回事。
“这种不懂治水的人就别自作聪明,知道什么是正经治水嘛?给你们说说成功案例!”沐希最后还拉踩了一下。
说了一下明朝潘季驯的成功案例,以及现代人是如何治水的,直接从源头上种树、退耕还林解决,直播间自然也给他们看了成功的治水视频。
被点名的宋朝皇帝和官员脸色涨红,毕竟他们知道这个直播是连接各个朝代的,真的是丢脸都丢到祖宗那里去了。
明朝潘季驯倒是很有些诧异,因为他这会儿还没想到这种治水之法,现在可以直接抄自己未来的作业了。
沐希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时间,发现一下午居然就过去了,已经16点了,“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我们明天说说不用木头烧火用什么。”
她让01记下来,免得自己忘记了,既然都说了植物和水土流失的事情,那自然也要介绍一下其他的可燃物了。
毕竟古代砍伐严重,虽然有大部分原因是古代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是木质品,但是燃烧也是一个问题,毕竟古代可没有煤气电池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