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秋,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李世民已长成挺拔少年。他跨着飒露紫,腰悬七星剑,在军伍里第一次听见“秦王“的称呼时,心头掠过的不是喜悦,而是弦月那日在渭水之畔说的话:“二郎,若有一日你封王拜将,会否忘了太原城的雪?“
彼时隋室已危如累卵,瓦岗军李密割据中原,窦建德在河北称雄。李世民率玄甲军夜袭霍邑时,铠甲上凝的霜花在火把下闪着寒光。他想起出征前那晚,弦月在府中垂花门外等他,手里捧着新做的护腕,绣着北斗七星图案。“此去凶险,“她声音发颤,将护腕塞进他掌心,“见星如见我。“
渭水之滨的决战来得猝不及防。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渡河时,河水正泛着秋汛的浑黄。李世民在马上望见敌军阵列里的黑旗,忽然想起弦月说过,她祖父曾在隋军里任武卫将军,战死于辽东之役,临终前握着的正是一面黑旗。箭雨破空而来时,他下意识抬手格挡,护腕上的丝线被流矢擦断,北斗七星的图案缺了一角,像极了弦月发间那柄断了齿的玉梳。
那场战役打了三天三夜。当李世民提着宋金刚的首级返回大营时,战袍已被血水浸成深紫。帐外忽然传来骚动,亲兵禀报说有位姓上官的姑娘求见,言称送家书。他心头剧震,掀帘而出,却见弦月站在辕门外,脸色比帐前的灯笼还要苍白。
“我爹...被刘武周部抓去了。“她攥着衣角,指节泛白,“他们说...若不献城,便要...“话音未落,便软软倒去。李世民慌忙扶住,触到她后颈时,发现一片滚烫——原来她发着高热,是从沦陷的县城一路逃来的。
军医说她染了瘟疫,需隔离诊治。李世民将她安置在后方的破庙里,每日战后必去探望,用自己的佩刀削了木勺,一勺勺喂她喝药。庙里没有灯,只有月光从破窗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她时常在昏迷中呓语,喊着“爹爹“,喊着“二郎“,偶尔会抓住他的手,喃喃道:“别打了...血太多了...“
半月后,弦月终于退烧,却在某天清晨不见了踪影。案上留着半块风干的枣泥糕,旁边压着那柄玉梳——裂痕处用金线重新缠好,梳背刻了新的字:“弦月如钩,照君归途。“庙门外的老槐树下,有新挖的土坑,里面埋着她染血的襦裙。亲兵寻遍周遭十里,只在渭水边拾到一支断箭,箭杆上刻着模糊的“上官“二字。
多年后,李世民在洛阳宫的典籍库里读到《诗经·邶风》,当看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时,忽然将书卷攥得粉碎。窗外正是上弦月,清辉透过雕花窗棂,在案上投下半弯阴影,像极了当年渭水之畔,弦月留在破庙案上的那半块枣泥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