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莲进京奇遇记.1(1 / 1)

话说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头名状元。消息传回老家,父母和媳妇秦香莲都十分开心。一家人左等在等不见陈世美回来,便商量认秦香莲也进京去看一看什么情况。秦香莲安排好家里,把家里的十几亩田地租了出去,一租三年,凑了近百两银子。留了十两银子给两位老人,院子里种的有果树,门口还有些自留地,后院里养了些鸡和两头猪,家里的生活应该不用担心。秦香莲拿出了上以前绣好的百幅绣品交给婆婆,平时拿到集市上去也能换些零花钱用。秦香莲又拿出以往卖绣品攒的钱,买了一头驴和一辆简易的马车,特意在顶子和四周加了用油布纸包的棉絮,防水防晒又保暖。然后带了些干粮和咸菜,带着十岁的大儿子陈文和六岁的小儿子陈武一起上路了。秦香莲教会了大儿子陈文赶毛驴车,娘仨日夜兼程往京城出发。

白天陈文赶车,秦香莲在车厢里就做些女红,绣些绣品,小儿子陈武就在旁边看书画画。晚上娘仨把毛驴车停在客栈门口,交上十文的停留费,在车厢中休息一宿。这样一路奔波,倒也没有花费太多的银两。

越靠近京城,城市也越加的繁华,秦香莲去集市卖了些绣品,贴补开销。陈文晚上在车厢里休息时便点着油灯看书,练字,十分地用功。陈武也在一旁看秦香莲沿途给他买的小人书。一家人日子倒也过得十分地安静。

就这样,几个月后娘仨终于赶到了京城。交了进城费之后,毛驴车把娘仨带到了京城里。京城的繁华让娘仨忘却了一路的疲累,找了一家价格便宜的客栈安顿下来之后,娘仨开始合计下一步的打算。陈武在客栈吃饭时顺手带了一本小人书放在手边,上菜的小二看了一眼就跟柜台后面掌柜的小公子提了一句。这个小公子跟陈武年龄相仿,听说有小人书看,便要掌柜地买回来给他看。掌柜地拗不过便带了儿子过来询问。陈武听了俩人的询问后便把小人书递给这个小公子看。小公子一看便爱不释手,十分喜欢,要掌柜地买下来。陈武见状便对他们说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人书,这本小人书要他看完了之后,才可以卖给他们。掌柜便让陈武把看过的小人书拿一些来让他们挑选。陈武去拿了十几本小人书出来,都是小公子以前没看过的故事,掌柜便要出十文钱一本买回去。陈文开口说这些小人书是他们沿途买的,一路的奔波,本就不容易遇到,十文一本还不够他们一路上赶路的辛苦。掌柜听得言之有理,便问他们卖多少钱一本。陈文和陈武看着秦香莲,秦香莲想京城不比其他地方,价格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拿她的绣品来说,刚出村时,卖三文一幅,再远些,好的绣品可卖到十文一幅。到了稍大的地方,再好一点的绣品可卖到百文一幅。若买好的丝线和绣布,花样再精致些,绣得再精细些,一两二两也卖得,十两,二十两也可以卖。几个月下来,她还卖了近十幅百两一幅的绣品。现在她手上卖绣品攒下的钱也有二千多两银两了。小人书的价格想必也类似。于是她让这位小公子自己挑选,选十本卖一两银子。小公子挑了十本,掌柜见儿子高兴,便付了一两银子。秦香莲把剩下的几本也送给了掌柜,并托掌柜打听一下有合适的院子租上要一套。这种业务掌柜的本就很熟,便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掌柜便领了人来介绍租的院子。娘仨个一起去看了几处,选中了一处小的,干净又不偏的院子,一个月一两银子,先付了一年租金,写了租房合同,又去官府做了登记,然后娘仨个赶着毛驴车便搬了过去。

院子不大,三个人住很宽绰,有堂屋,厢房,厨房和储物间,还有一口水井,生活很方便。娘仨去附近的集市买了些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用的,里里外外又花了近十两银两。

安顿下来后,秦香莲打算白天赶着毛驴车去打听她夫君新科状元陈世美的消息。但有人建议她最好买匹马赶马车去,因为大城市里毛驴的叫声会冲撞影响到贵人。于是秦香莲带着陈文陈武又去集市花了百两银子买了一匹不错的马。卖马的老板又向秦香莲推荐了买马车的地方。秦香莲本不打算再买马车,但卖马的老板说马车行也是他自家的生意,可以便宜点卖给秦香莲。于是秦香莲又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辆很精致漂亮的马车。因为车行老板说她既然来找当了状元的夫君,外在的行头体面些既是给她自己涨脸,也给她的状元夫君涨脸。然后老板又给她推荐了一个熟悉路况的马车夫,一个月三两银子工钱,按月结算,随便使用,随叫随到。平时不用就马车夫就在自己家等着,用的时候提前来马车行说一声。秦香莲便签了用工合同,又先预付了一两的工钱,其他二两银子月底再结算。

马车夫赶着马车把秦香莲送回了住处,并告诉她到哪里买马饲料,买怎样的好。秦香莲一一记下来,并告诉马车夫这几日先不用马车,随后再另行通知。陈文和陈武等马车夫走了后问秦香莲为什么不马上去找他们的爹陈世美。秦香莲说京城这么大,哪能一天两天就找到人。既使找到了见到了也不知是什么情况,总要事先提前打听好才行。而且京城的开销实在太大,虽然手上还有些银两够用,但照这样花下去很快就会紧张起来。现在住的用的都已安顿好了,他们娘仨赶了几个月的路先休息调整一下,精神状态都调整好了才有精力去找他们的爹。俩孩子一听有道理,他们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这样,接下来几天秦香莲除了在小院里做饭,喂马,喂毛驴,主要就是做些女红,绣绣品。又买了上等的丝线和绣布,选精致的图案做样品,找了收绣品的店铺,绣了十幅绣品,卖了上千两银子后,便提前约了马车夫,带上俩孩子开始找他们当家的最近的新科状元陈世美。

马车夫虽然熟悉路况,新科状元又有名有姓,但真打听起来也很费功夫。这样,娘仨一边打听,一边做绣品,俩孩子还要抽空读些书。这样一晃忙忙碌碌地就个把月过去了。秦香莲付了马车夫剩下的二两银子后以要休息一阵的名义暂时解除了与马车夫的雇佣关系,到需要时在预约。然后,平时便让已经上手能独自赶马车的陈文试着赶马车,并熟悉各处路况。这时秦香莲又花三百两银子盘下了一家店铺,专门出售各种绣品。娘仨平时守着店铺,秦香莲绣绣品,俩孩子帮着卖。很快,有人建议他们做些成衣来卖。秦香莲便白天在店里绣绣品,晚上在房子里缝制各种成衣。一个月下来,娘仨也能收入上两三万两银两。陈文和陈武俩兄弟报了一家私塾和武馆,一人上午去私塾念书,另一人便帮着秦香莲守店铺。另一人下午去武馆,一人又帮着秦香莲守店铺。几个月之后,娘仨已有了几十万两银两的积蓄。俩兄弟也有了一定的武术底子。由于远离家乡,俩兄弟练武比别的人更加刻苦勤奋,每天早起晚睡都要多练些时间。住在小院里练功不打扰别人,也不受人打扰,也很方便。

一日陈武又带了几本小人书去私塾学堂课间看,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要借着看,陈武便答应他手抄并绘画下来一两银子一本卖给他们,因为借出去如果弄丢了他自己以后也看不成了。而手抄费力气又费时间还费眼神。那些小孩子的家境大多都还不错,便同意了。俩兄弟晚上除了练武,还要手抄绘画小人书。这样一个月也能挣个几十两上百两银子的零花钱。兄弟俩在空闲时找到一家印刷坊当免费学徒,学会了排版印刷,并用俩人攒下的零花钱买下了一套印刷工具和字模。这样他们的小人书虽然卖到了一百文一本,但可以印更多拿到市集上卖给其他小孩子,每个月也能收入上千两银子。

一晃又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很快便到了年底。这时娘仨终于听说新科状元要入赘公主府,成为公主府的驸马了。娘仨开始着急起来,三个人一合计,决定先赶马车到公主府附近去打听一下具体地情况。

秦香莲关了店铺,带了足够的银票,与俩孩子赶着马车一路打听来到了公主府的附近。秦香莲花二十万两银子盘下了附近的一家中等规模酒楼,又花十万两银子买下了附近的一座府邸,并很快住了进去。

为了吸引公主府的注意,秦香莲打出了“开业酬宾”的广告,头三个月在酒楼举办婚宴的,十桌送一桌,并赠送酒水和糖果。这个广告为酒楼吸引了很多订单,但还是没有引起公主府特别注意。为此秦香莲又打出广告超过五十桌送十桌,外赠酒水,糖果和水果。这一次成功吸引了公主府的注意,很快便有公主府的管家上门联系订单。秦香莲听说是公主府办婚宴,当即承诺五十桌送二十桌,但前提是公主和准驸马一起亲自来谈。公主府虽然并不差钱,但对这个优惠力度也很是上心。很快公主和准驸马一起来到了酒楼,亲自接洽婚宴的事宜。秦香莲听说公主和准驸马来了,便精心拾掇了一番,又以小有感冒为由带了面纱出来接待公主二人。

公主并不认得秦香莲,只道是哪里新来的有钱妇人。而陈世美也完全没马上认出秦香莲,毕竟京城里有钱又能干的妇人还是很多的。秦香莲向俩人行过礼后,开始侃侃而谈,介绍酒楼最新推出的优惠业务。公主听得很认真,但准驸马陈世美在秦香莲开口说话后就开始心不在焉了。因为这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的耳熟呢?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一个是村妇,一个是京城的有钱妇人,这怎么可能联系起来呢?所以陈世美心里很疑惑,一直都心不在焉。谈完菜品及价格数量后,秦香莲说因为优惠力度下五十桌的前需提前支付,这样如果刚好五十桌或不到七十桌,多出来的菜可以分批来酒楼免费消费。另外由于酒水,糖果和水果是免费赠送的,需再交一千两银两的押金,婚宴办完,押金会如数退回。因此算下来要先交五万一千两银银,婚宴办完后结算时多退少补。公主听完后,当即让管家交了五万一千两的银票。当公主和准驸马准备一起离开酒楼时,秦香莲又问了一句:“婚宴时男方的父母要到场吗?本酒楼也承接接送宾客的业务,像男方父母这样的贵宾可以免费地接送,无论多远。”陈世美听了哪里敢接,但公主听了却很满意,博得孝顺的美名又能省下银子,当然是好事。公主当即就同意了。陈世美却说了一句:“这就不必要了吧,也不合规矩。”秦香莲看着心虚的陈世美斜了他一眼,然后说道:“驸马所说得有理,公主的意思呢?”公主皱了下眉头,这驸马没进门就想做她的主,当她的家呢。而陈世美听了也很不舒服,好像他说了不算似的。俩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公主想也没想说道:“可以”,而陈世美却说道:“这倒不必了吧。”

最新小说: 逃生在末日时代 每个不同的我 向光的雨后 随心杂谈 我的过往qwq 黑海方舟 这什么啥 她们问出路 梦中吟 游历诸天的妖怪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