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舅进京(1 / 1)

何三舅抵达京城的那日,天空飘着濛濛细雨。云父特意告假,带着云青青和云绾绾去城门迎接。远远地,就看见一辆简陋的马车在雨中缓缓驶来,车帘掀开,露出何三舅那张熟悉的面孔。

“三舅!”云青青和云绾绾齐声喊道,提着裙摆跑了过去。

何三舅连忙下车,看着两个亭亭玉立的外甥女,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绾绾,青青,都长这么大了!”他又看向云父,拱手道:“姐夫,我来了。”

云父上前握住他的手,感慨万千:“来了就好,一路辛苦了。”

回到家,云母早已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席间,何三舅兴奋地讲述着府城考试的经历,以及一路上的见闻。云父则向他透露了漕运调查的进展,以及京城官场的复杂局势。

“没想到京里的水这么深,”何三舅放下筷子,神色凝重,“姐夫,你可要多加小心。”

“放心吧,有韩郎君帮忙,我心里有底。”云父看向何三舅,“倒是你,接下来的乡试才是关键。京城的乡试不同于地方,考官都是京中大佬,你可要好好准备。”

何三舅点点头:“我知道,这一路我也没闲着,带了不少书来,打算闭门苦读。”

接下来的日子,何三舅果然足不出户,每日在书房里埋头苦读。云青青和云绾绾则时常去给他送些点心茶水,听他讲些读书心得。

一日,云青青给何三舅送完点心,正要离开,却见他对着一本《春秋》唉声叹气。

“三舅,您怎么了?”云青青好奇地问。

何三舅抬起头,愁眉苦脸地说:“青青,你看这一段,‘郑伯克段于鄢’,我总觉得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写起策论来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云青青拿起书,看了看那段文字,想起韩子易曾经跟她提起过对这一段的见解。她想了想,开口道:“三舅,我听韩家哥哥说过,这一段不仅是在讲兄弟相残,更是在讽刺郑伯的不作为。他明知共叔段有不臣之心,却故意纵容,直到最后才出手铲除,这其实是一种权术。”

何三舅听了,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韩郎君果然见解独到。”他连忙拿起笔,将云青青的话记了下来,“青青,你以后要是有空,多跟我说说韩郎君的见解,说不定能帮我打开思路。”

云青青点点头,心中却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不过是转述了韩子易的话,算不上什么真知灼见。但看到三舅如此高兴,她也感到很欣慰。

这日,韩子易前来拜访,带来了一个消息:“世叔,我刚从宫里回来,听说皇上近日要亲自过问漕运的事,少尹大人让我提醒您,抓紧时间整理证据,说不定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云父闻言大喜:“太好了!有皇上过问,看那些人还如何遮掩!”他立刻回到书房,开始整理最后的证据。

韩子易则来到何三舅的书房,见他正在为一道策论题发愁,便坐下与他探讨起来。两人从《春秋》谈到《史记》,从井田制谈到均田法,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时辰。

“韩郎君真是博学多才,”何三舅由衷地赞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韩子易谦虚地笑笑:“何三叔父过奖了,我也是略知一二而已。”他看向何三舅,“叔父若是不嫌弃,以后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我们一同探讨。”

何三舅连连点头,心中对韩子易越发敬佩。

云青青在窗外听着两人的谈话,心中感慨万千。她发现,韩子易不仅在官场事务上能帮到父亲,在学问上也能指点三舅,这样的人,当真是世间少有。

就在云父准备将漕运证据呈报给皇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镇国将军府忽然放出消息,说绥少尹在漕运中收受贿赂,导致粮食短缺。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矛头直指绥少尹和云父。

“这是贼喊捉贼!”云父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他们这是想先下手为强,混淆视听!”

韩子易也皱起了眉头:“看来他们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动作,开始反扑了。世叔,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将证据呈上去,否则一旦被他们抢先,后果不堪设想。”

云父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好!我这就去少尹府,无论如何,也要在皇上面前说清此事!”

看着父亲毅然决然的背影,云青青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她知道,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开始,而这一次,父亲面临的挑战,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巨。她默默握紧拳头,在心中为父亲祈祷,希望他能化险为夷,赢得这场关乎身家性命的较量。

最新小说: 发癫后,我靠毛茸茸爆红恋综 不会重名的杂碎 夫人反常必有妖 满级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重生九零:她挺孕肚嫁糙汉被宠翻 饲养小猫指南 灯塔迷情 甄嬛传重生之陵容 不是我的森 扶我青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