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女生言情 > 四十不惑,老娘开挂 > 第七章:共生·“并肩”而非“依附”

第七章:共生·“并肩”而非“依附”(1 / 1)

(一)影展困局:才子卡壳,咖啡也烧糊

陈默那间不大的工作室,这会儿味儿可有点冲。倒不是真着火了,是他连着熬了仨通宵,咖啡机给熬罢工了——一股子焦糊味儿,混着熬夜的汗味儿和纸墨味儿,直往人鼻子里钻。电脑屏幕亮得刺眼,上面摊着一堆半拉子照片,瞅着都蔫头耷脑的,像被钉在墙上的蝴蝶标本,没了生气。陈默呢?头发抓得跟鸡窝似的,下巴上的胡茬儿冒了青,眼神儿直愣愣的,蒙着一层灰,整个人像丢了魂儿。林晚推门进来,没像别人那样问“吃了没?”或者“快歇歇吧!”。她熟门熟路地绕过地上那些被他揉成团的废纸,像扫雷似的。把手里刚煮好、还滚烫的咖啡往他桌角一放,“哒”一声轻响,脆生生的。“哎,跟自个儿较什么劲呢?这哪是没灵感了,是灵感它老人家憋着,等着给你放大招呢!”她探身过去,手指头点了点屏幕上那片死气沉沉的灰调子,“瞅瞅这光,这影儿,像不像那天在老街,暴雨要下不下,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可后来‘哗啦’一下,天又亮堂了那会儿?卡壳不是撞墙上了,是挡着道儿的门帘子,你手一撩开,嘿,后面指不定多敞亮呢!”陈默那死水似的眼神,随着她的话,落在那片“乌云”上,忽然就“滋啦”一下,像通了电,闪出点儿火星子来。

“好的伴儿啊,不是落水了才递过来的救生圈,是哪怕你潜到最深的海底,他都信你能自己游上来喘气儿的人。”

姐妹们,当你的他(或者你自己)掉进低谷里扑腾,你第一反应是慌着捞人,还是心里有底儿,知道他(或你)自个儿能凫水?

(二)“晚照”寒流:雨打空庭,账本刺眼

深秋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晚照·空间”的大玻璃窗上全是水汽,模糊了外头湿漉漉的世界。工作日的下午,店里头静悄悄的,就听见咖啡机偶尔“滴答”一声,显得格外响。林晚对着摊开的账本,眉头拧成了疙瘩。那上面的数字,红的刺眼,像一根根冰凉的小针,扎得人心头发紧。租金、木料钱、给师傅们的工钱…一串串数字,缠得人喘不过气,像深秋这湿冷的雨,丝丝缕缕往骨头缝里钻。门“吱呀”一声,陈默带着一身凉气和水汽进来了,头发梢还滴着水珠。他没说“别愁,有我呢”,也没掏钱包。就在这空荡荡的店里慢慢踱着步,手指头无意识地拂过那些打磨光滑、带着体温的木器,眼神儿扫过墙上精心布置的光影。走到角落里那扇正对着老槐树的落地窗前,他忽然停住了,举起相机,对着窗外雨打枝叶、窗内暖灯氤氲的景象框了一下。“这儿,”他声音不高,却像在沉闷的空气里划了道口子,“下雨天,一盏暖灯,满屋子木头香,桌上摊着本旧书,手里捂着杯热咖啡…这景儿本身,不就是最熨帖人心的请柬?”当天晚上,他那小有名气的摄影号上,就发了一组照片,名字就叫《雨天的“晚照”:小城角落的暖》。配文也简单:“躲雨?不如进来暖暖身,也暖暖心。”嘿,你说奇不奇?那些冷冰冰、跟石头似的流量数据,愣是被这带着呼吸、带着温度的视角,一点点给捂热乎了。

“真心想搭把手的人,不是抢着替你遮风挡雨,是能陪着你在雨里找乐子,甚至…让你瞅见雨丝儿也能织出彩虹来。”

你家那位,是不是也干过这种事儿?用你想都想不到的法子,给你灰蒙蒙的天推开一扇亮堂堂的窗?

(三)老街漫步:青石板上,灵魂唱和

雨歇了,老街的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幽幽地泛着光,空气里一股子老木头混着湿苔藓的味儿,闻着踏实。俩人肩并肩,不紧不慢地溜达着。走到一家门脸斑驳、绿漆都掉得差不多的旧书铺子跟前,林晚忽然指着门楣上模糊得快看不清的雕花:“哎,你看这个!像不像小时候我外婆家那老式床帐钩子上雕的缠枝莲?”陈默顺着她手指头瞧过去,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把那点残存的精致框了进去,笑着接茬儿:“我小时候可怵这玩意儿,老觉着半夜它能变成妖精下来抓我。”正说着话呢,巷子深处一股子炸油墩子的焦香,热腾腾地飘了过来。林晚鼻子一抽,眼睛“唰”地亮了,像被那香味儿牵着鼻子似的,抬脚就循着味儿小跑过去。陈默也不追,就站在原地,举起相机,镜头里是她微微踮着脚、几缕发丝被风轻轻带起的侧影,背景是烟火气缭绕的油锅和摊主大叔那张笑呵呵、油光光的脸。“咔嚓”,又是一声轻响,把这活色生香的一刻给钉住了。他们分享着记忆深处泛黄的碎片,也纵容着对方被一缕焦香勾走的脚步,像极了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两棵树——根须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缠绕着,汲取着共同的养分,可枝叶呢,却自由自在地朝着各自喜欢的天空伸展。

“顶顶舒服的伴儿,是能跟你调到一个频道上哼歌,也乐意看你随时切歌自个儿乐呵。谁规定你的灵魂乐章,非得我句句跟唱?”

你和你的他,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小确幸时刻?各忙各的精彩,心却在一个调儿上?

(四)光影与木:镜头里的暖,木头里的光

周末的“晚照·空间”木艺课,热闹得很。陈默不知啥时候混了进来,成了个不领工钱的“编外助教”。他不碰锯子凿子,就端着那宝贝相机,像只大猫似的,悄没声儿地在专注的人群里穿来穿去。他的镜头,捕捉到林晚俯身指导客人时,低垂的眼睫毛上沾着的那几颗细小的、金灿灿的木屑;捕捉到小朋友第一次用砂纸把木头边缘磨得滑溜溜时,那瞬间瞪圆了、写满惊喜的大眼睛;还捕捉到了夕阳像个慷慨的富翁,把大把大把的金粉,透过高高的窗户撒进来,那些飞舞的木屑被染得金光闪闪,飘飘扬扬落在半成品的木器上,美得跟梦境似的。这些带着呼吸、带着温度、带着木头香气的照片,不知不觉就成了“晚照”最打动人心的招牌。林晚瞅着他忙活,忍不住打趣:“哟,陈大摄影师屈尊降贵,给我这儿当免费宣传大使啦?”陈默正低头翻看刚拍的照片,屏幕上,是林晚低垂着头,专注地打磨一个木碗,脖颈弯出一道沉静又柔和的弧线。他抬起头,目光从相机后面探出来,稳稳地接住她的视线:“什么宣传?是木头遇上了它命里的光,光呢,也找着了它想照亮的木头。两下里都欢喜,各自都更亮堂了。”话音没落,又是“咔嚓”一声轻响,像两颗心同时轻轻跳了一下。

“旗鼓相当的感情里头,没谁是谁的太阳月亮。咱俩,就是两个小火炉,靠得近了,互相添把柴,自个儿烧得更旺,也把对方照得更亮。”

你和你的那位,是不是也在各自的天地里发光发热,又能给彼此添把柴、加把火,照亮前头的路?

(五)“牺牲”陷阱:当爱意想捆住翅膀

陈默接到个去大西北拍纪录片的机会,一去就得小半年。刚听到消息那会儿,兴奋劲儿过去,心里头就开始打鼓了。他翻着那厚厚的行程计划书,眼神儿扫过林晚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表,又扫过小雅学校活动安排表上那些用红笔圈出来的日子,眉头越皱越紧,都能夹死苍蝇了。夜里躺下,他翻来覆去,终于还是试探着开了口,声音闷闷的:“那什么…要不…我推了得了?那边荒得很,条件也差,一去那么久,你和小雅这边…”话还没说完呢,“砰”一声,一个抱枕结结实实砸他脑袋上了。林晚“噌”地坐起来,眼神亮得吓人,像淬了火的刀子:“陈默!把你那点自我感动的‘牺牲主义’给我收起来!你以为你留下就是帮我了?你这是害我!”她盯着他,一字一顿,砸在地上都能砸出坑来:“老娘要的是能并肩往前冲的战友,不是为我折了翅膀、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你把你自个儿弄丢了,那才是往我心口上捅刀子!”窗外清冷的月光泼进来,正好照在陈默脸上。那点犹豫、那点自以为是的“体贴”,被她这盆带着冰碴子的冷水一浇,“滋啦”一声,全没了影儿,只剩下点被点醒后的不好意思和豁然开朗。

“爱要是非得靠折断谁的翅膀来证明,那再好看,也是个镶金边的笼子。真正的爱,是给你一片没边儿的天,随便你飞!”

要是你家那位也冒出这种为你“牺牲”大好机会的念头,你是心一软就答应了,还是跟姐一样,当头棒喝把他敲醒?

(六)阳台夜话:划清“我们”与“我”的界河

陈默出发去西北的前一晚,俩人挤在他工作室那个小小的阳台上。初冬的夜风,带着点小刀子似的寒意。远处小城的灯火,稀稀拉拉地亮着,像谁随手撒了一把碎金子。林晚裹着条厚厚的羊毛披肩,手里捧着杯热可可,袅袅的白气儿熏着她的脸,有点模糊。她声音轻轻的,像自言自语,又像说给他听:“陈默,跟你在一块儿,挺舒坦的。看展览,逛老街,半夜三更瞎聊…感觉像找着了另一块拼图,严丝合缝的。”她顿了顿,转过头,眼睛清亮亮地看着他,话锋也转得干脆:“但是啊,你得明白,老娘我这部人生大戏,编剧是我,主演也是我,场子永远是我的!你这块拼图再合适,也甭想把我变成你那幅画上的配角。”陈默没吱声,只是伸出手,把他那只暖和的大手,轻轻盖在了她有点冰凉的手背上。远处,不知道哪趟夜车的汽笛,“呜——”地一声长鸣,悠悠地划过寂静的夜空,听着倒像是一声长长的、带着点理解的叹息。他们之间,压根儿没想过什么“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的,就是“这会儿,咱俩并肩站着呢”。以后的路还长,咋走?交给老天爷,也交给各自脚下踩得结结实实的路。

“成年人的爱情字典里,没有‘从此归顺’,只有‘此刻结伴’。咱俩是两条船,乐意了可以一起扬帆,可手里的舵,永远攥在自己手心儿里,谁也甭想夺。”

姐妹们,你们是不是也曾在情意正浓时,死死护着自己心里头那块不容侵犯的“自留地”?

(七)小雅的新作:家,是敞着门的世界

陈默去了西北之后,有那么一天,小雅神神秘秘地拉着林晚,非要她去看自己的“秘密基地”——她的小创作角。桌子上,摆着一个新捏好的泥塑。这回,不再是以前那种两个小房子连在一起的样式了。这是一片开阔的“地盘”,有妈妈工作的木工台(上面还细心地捏了个小小的咖啡杯!),有她自己的小书桌和小椅子。最特别的是,在这片“地盘”敞开着的大门口,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背上挎着个相机模样的东西,正抬起一只小手,朝着里面挥手呢!小雅指着那个小人儿,眼睛亮得像星星:“妈妈你看!这是陈默叔叔!他在外面‘打怪兽’(就是拍照呀!),打完‘怪兽’就能回我们的‘大本营’喝咖啡啦!”林晚看着那个小小的泥塑,心里头“轰”地一下,又暖又酸。这小丫头片子,用她那双稚嫩的小手,竟然把大人世界里那点微妙的关系,捏得透透的:亲近,但不挤占;欢迎,但不捆绑。那个小小的泥塑世界,门永远敞开着,留给那些愿意带着故事进来坐一坐、喝杯茶的人,也随时欢迎主人自己走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孩子的心啊,是最透亮的镜子,清清楚楚照见爱最该有的模样——不是死死攥在手心儿里,是懂得在紧紧挨着的地方,留出一片能自由喘气儿的空白。”

你们家的小人精,是不是也曾经用他们天真的话或者举动,给你这个当妈的上了一课,让你恍然大悟:哦,原来爱,还可以这样?

(八)晨光序曲:你在追光,我在守暖

西北的风沙够劲儿,不光刻进了陈默拍回来的壮丽画面里,也悄悄在他眼角眉梢留下了点痕迹。他的消息,时有时无。有时候是一张沙漠落日、孤烟直上的震撼大片;有时候是深更半夜发来的语音,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抱怨剪辑快把他逼疯了。林晚这边,“晚照”在秋冬交替的当口意外地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她忙着设计新样品,盯着师傅们打样,还得辅导小雅写作业,日子像陀螺似的转,累是真累,可心里头踏实,有劲儿。一个清冽冽的冬日早晨,林晚裹着厚大衣在结了薄冰的河边晨跑,哈出的气儿瞬间变成一团白雾。手机在口袋里“嗡嗡”震了两下。掏出来一看,是陈默发来的一张照片:辽阔得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一轮红得耀眼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把整片天空都点燃了。底下就四个字:“见字如面”。林晚停下脚步,大口喘着气,白雾在冷空气里散开。她举起手机,对着河面上刚刚跳出来的、同样红彤彤的太阳,“咔嚓”按下了快门。发送。同样四个字:“见字如面”。清冷的晨光洒在河面上,碎金子似的跳跃着。他们俩,一个在风沙里追他的光,一个在木屑里守她的暖,隔着千山万水。不需要时时刻刻手牵着手,只要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对方也在努力地发着自己的光,这感觉,比什么都踏实。这就是最深沉的“并肩”。

“顶顶好的相伴,是你在你的山顶看日出万丈,我在我的海边听潮落潮涨。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洒下的光,脚下踩着的,却是各自认准了、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寻摸到了这样一种关系?像两棵树,各自扎根,枝叶却能在风里轻轻相触?

最新小说: 不好!纸片人男友活过来了! 异世神凰重生记 乖,别怕,我在呢 绑定美食系统,我在年代养娃致富 青釉算经:大虞女相的格致山河 吹灭山河灯 晚风灼我 我拒绝嫁给校草 拒做年代炮灰后:爱情事业双丰收 谨记那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