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然立于风中,白衣如雪,宛如仙子降临尘世,清冷淡泊,犹如世外之人。风轻拂过她的长发,青丝如瀑,轻轻掩映了她的容颜。她的目光深远,凝视着那远去的火焰,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如同千里之外的落霞,苍茫且不确定。
她心中暗自思量:“杀手盟,其行如谜,其意难测,何为敌,何为友,真如雾中观花,水中望月,若隐若现,难以捉摸。此刻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她微微皱起的眉头,仿佛覆盖着一层无法言明的忧虑,眼神深邃,满是思索,却始终没有答案。
她轻抚青丝,纤指间似乎带着丝丝的无奈与悲凉,微风轻拂过她的衣袖,带着一丝温凉,吹散了她眉间的那抹忧思。她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游离在不知名的地方,犹如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闪烁着不确定的光芒。心中那份隐隐的不安,再次涌上心头。
她与孙原姐弟情深,情同手足。孙原外出未归,这段日子,她的心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扯,每一丝风动都让她心生忧虑。她始终无法平静,恐孙原遭遇了不测,心中满是焦急与不安。
陆允身侧而立,微微垂头,眼神深邃,目光随着那远去的火光,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此刻的他,犹如夜色中的剑客,身披黑色战袍,面容冷峻,孤傲而深邃。那股深藏不露的坚毅,在他眼底悄然升起,他语气平和,声音如古井无波,却带着难以忽视的坚定:“心然姑娘,我已将我与孙宇北上的种种告知于你。一路上,我密切关注魏郡的动静,孙原兄不在城中,我心甚是难安。”
他的眼神再度投向心然,目光复杂,心中暗自思忖,此次行动,不仅是为了孙原的安危,也是为了眼前这个令他敬佩不已的女子。她的忧虑,他感同身受,内心的牵挂越发深沉。
心然闻言,微微一愣,柳眉轻挑,美眸中闪过一抹惊讶,却很快又被深深的忧虑所笼罩。她深知孙原的安危对她而言,重如泰山,整个世界仿佛都因孙原而活。她的心猛然一沉,回应道:“青羽暂时安全,前几日他中了毒箭,此刻已在邺城修养。”
陆允眉头紧锁,剑眉下的双眸如炬,显然有些讶异。孙原的武功未必比得上孙宇,此刻身体虚弱,更容易被刺客得手。他望着心然,又突然转念:“姑娘为何到此?”
“察觉近几日邺城有些不对。”心然道,“虎贲营留了些人手,查到了一些迹象,邺城周遭的外来人愈发多了。妾身不放心,便出来探探。”
陆允想起方才她剑气凌厉,强如五杀手之一的焱尊也选择退走,只怕武功修为还要在孙宇之上。这般手段可真不是寻常女子能及的,放眼天下,陆允自认也是翘楚,可在孙宇和心然面前,差之甚远。
这样的女子,究竟是如何修到如此地步的?
两人不再多话,一路北上,直接返回邺城。
陆允时不时回望心然,见她神情专注,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不禁暗自赞叹:此女子非同凡响,外表倾国倾城,内心却坚韧不拔,拥有与风雨抗争的勇气与决心。她对孙原的深情厚谊,更是令人动容,犹如冬日里的炭火,温暖人心。
途中,两人偶尔交换言语,讨论孙原的安危与事件的种种疑点。陆允言辞谨慎,分析得头头是道;心然则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言辞之间尽显聪慧与敏锐。她深知自己作为姐姐的责任,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如同棋手布局,步步为营。两人虽初次合作,却默契十足,仿佛早已是相识多年的挚友,共同编织着一段未知的旅程。心然心中暗自期许,愿此次行动能顺利找到孙原,解开所有谜团。
***
东方咏站在孙宇与谢缘风的身旁,心中却如同被厚重乌云笼罩,难以寻觅一丝明月的光辉。眼前的局势,如同无形的网,紧紧地将他束缚其中。孙宇和谢缘风,平日里或许并不显得过于引人注目,但在此刻,在这紧张的氛围下,显得格外显眼。与过去几日的低调不同,今天的他,心中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感。而在他对面不远处,正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玄音先生。
玄音先生,张角的弟子之一,曾在青州与郭嘉、孙原有过一面之缘。那时,玄音气度非凡,风度翩翩,谈吐不凡,给东方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今日再见,彼此之间的情形却截然不同。此刻的玄音,双眼中燃烧着怒火,目光炯炯,直直锁定了东方咏,仿佛要将他刺穿。
“东方咏,你身为张角门下弟子,如何甘心与孙宇这等人并肩而立?”玄音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充满了愤怒与失望,“你知不知,你的一举一动,关系着整个太平道的未来!你背叛了我们的誓言,站在了与太平道为敌的立场上,简直让我心寒!”
东方咏的心中如翻江倒海,万千情绪涌上心头。他低下头,片刻的沉默,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凝固。那种深沉的痛楚,难以言喻。他知道,自己此刻的选择,已然背叛了曾经的誓言和理想,而这背后的每一分挣扎与矛盾,玄音怎能理解?
“玄音先生,”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失坚定,“你可知,世事并非如你所想的那般简单。你说的背叛,是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此刻的我,已非当年那个单纯的弟子。”东方咏的目光缓缓抬起,双眼中似乎含着无尽的痛苦与决然,“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一个我所信仰的理想,而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
玄音先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愠色,冷笑一声:“你所谓的‘理想’,不过是自私的逃避罢了。你今日与孙宇并肩,已然站在了太平道的敌人阵营,这不是理想,而是彻底的堕落!”他的声音如寒风刺骨,带着不可一世的气息,步伐越走越近,仿佛随时准备动手。
东方咏紧握剑柄,剑身微微出鞘,泛起一丝寒光,映照出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那是他心中的纠结与不安,正如这把剑,曾为太平道的信念而生,却也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开始蒙上灰尘。
谢缘风站在一旁,看到这一切,内心的不安愈发加剧。他本想冲上前去,替东方咏解围,但就在他准备动身的刹那,东方咏的眼神如一记利刃刺入他的心脏。那一眼,既有坚决,也有无奈,仿佛在告诉他:这场战斗,他必须自己承受。
谢缘风深知,东方咏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刻,他唯有紧握双拳,站在一旁,不发一言。那份沉默,正是对东方咏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玄音先生,”东方咏的声音再次响起,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仿佛他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若你要问我为何站在孙宇这边,那便是因为我相信,只有通过改变,才能迎来真正的未来。你我之间,不必再多言。”
话音未落,玄音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喝,手中的长剑寒光闪闪,直直刺向东方咏。剑气如狂风骤雨,速度极快,势如猛虎。东方咏的剑出鞘,迎接而上,两把剑在空中交锋,火花四溅,激烈的碰撞让空气都为之一震。
“你,终究还是选择了与我为敌!”玄音的怒声中带着深深的失望,“你与太平道,已经永远无法再回头。”
东方咏心中万分沉重,剑与剑相击的那一瞬,他的内心仿佛被撕裂一般。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无尽的痛苦与纠结。然而,他知道,这一刻,他不能退缩,因为这是他对自己所做选择的唯一负责。
剑光如电,风声如雷,激烈的对决中,东方咏的内心并未因此平静,反而更加动荡。每一剑挥出,都是对过去誓言的告别,而每一剑招架,都是对未来道路的坚定选择。在这场剑光交错的战斗中,东方咏与玄音,已不再是昔日的师兄弟,而是敌对的对手,肩负各自的使命与信念,步入了永不回头的战场。
玄音先生不敢全力施为,不远处的孙宇修为太高,他若出手,自己不死也伤。
不过,以孙宇心性确实不屑与东方咏联合,便是在远处这么看着,也足以让玄音先生感到压力倍增。孙宇身姿挺拔,如松如柏,站在那里,就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之前孙宇与地宫将军张宝一战,名动天下,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张宝,地榜第一的强者,其威名如雷贯耳,而孙宇却能与之抗衡,甚至名动天下,其修为之深,可见一斑。玄音先生即便再高看自己,也无论如何不敢与地榜第一的张宝相提并论,更何况是站在张宝对立面的孙宇。
玄音先生的心中,亦是波涛汹涌。他深知东方咏的为人,并非轻易背叛师门之人,但眼前的情景,又让他不得不怀疑。他出手之间,虽有三分留情,但七分却是决绝。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他对师门的忠诚和对东方咏的失望。东方咏面对如此强敌,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奋力抵挡,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化解这场误会,如何才能让玄音先生理解他的苦衷。
孙宇在远处静静观战,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他虽未出手,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玄音先生不得不分心留意孙宇的动向,这让他在战斗中倍感压力。孙宇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眼神的流转,都牵动着玄音先生的神经。
此刻的天空,仿佛也感受到了这场战斗的激烈,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战场,也映照出东方咏和玄音先生脸上复杂的神情。东方咏与玄音先生在这片乌云之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东方咏的心中,既有对师门的愧疚,又有对朋友的忠诚,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自拔。他深知,今日之事,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但他也明白,此刻唯有战胜强敌,方能有一线生机。他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抛诸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中。他的剑法愈发凌厉,如同疾风骤雨,让人难以招架。每一剑都带着他的决心和信念,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故事。玄音先生见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与决心,但心中的疑惑和愤怒却让他无法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