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祖母我们不帮帮她吗?”苏婉有些不解的问出,这跟她想的不一样。
祖母有多在乎小姑姑,苏婉还是知道一点的,每到苏素素祭日的那月,都会当日诵经百遍,吃斋念佛一月有余。
“菀菀,你就别管这些事了,不要陷入那些是是非非。”
比起一个像自己亡故了的小女儿,当然是孙女更为的重要,更何况本就进了将军府,举步维艰,她们要护她周全。
把她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
“是啊!你祖母说的甚好,菀菀你听便是,”刘氏也在旁边劝道,更涉及到了皇家。
一入宫门深似海。
“齐梦昭入了宫就被封为了常在,听说在皇上面前得宠的很,菀菀不必忧心,”还是苏辛知道自己的孙儿天性单纯,见不得这些。
“好的,我知道了,”看来祖父祖母他们都不想自己管齐梦昭的事,更别说带她进宫了,坐了一会儿,就随刘氏走了,爹爹也没在这里,他应该知道的多一些。
刘氏见苏婉像是在想什么,“皇家的事也不是那么好管的。”
“何况你能帮她一次,又能帮她第二次,第三次,一切还得靠她自己啊!女子啊!本就如此,”刘氏说这话,不知道是在对苏婉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她还想自己的菀菀回来,一道圣旨赐婚,就将她们分开,
时也,命也,她如今的心愿只想苏婉能够过的好,比什么都强啊!
所以刘氏也劝了苏凌,她自有自己的私心,“娘亲,我明白了,”苏婉也没有多失落。
“另,还有一桩,”刘氏顿了顿,“你现在年岁小,不急着要孩子,倘若他碰了你,必然要告诉娘亲,”她自是知道要多遭罪,缓个几年才好,“你们可还是分开在住。”
“娘,你在说什么?”她怎么可能要孩子。
苏婉说完,就低下了头。
而且这事要是说出来多难为情,更何况,见过了祖父祖母,还有爹爹娘亲。
“等个三年差不多,借腹生子,男孩女孩都可,总得有一个,”刘氏缓缓的说着,有个孩子以后总归会好过一些。
再加上,赵家的事,也有尚书府的缘故在里面。
静默了许多,刘氏还是心怀有愧,绵延一个赵家的子嗣,也能好受一些。
对于现在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不过不能让别的女子进将军府,”有了以菀菀单纯的性子,肯定应付不来,十分的艰难,看到娘亲的神色,就知道她是认真的。
听了话,倒是发了愁。
在苏婉看来,只有真心喜欢的两个人才能孕育子嗣,如果她不喜欢赵云长的话,连带着以后的孩子也不会喜欢,这样对那个孩子来说很不公平。
所以她不能理解娘亲的话。
来见了爹爹以后,也没什么心思问起齐梦昭。
也是她进了宫,后面想要离开很难,宫中的戒卫森严,不是行宫能比的,她去了将军府后也不能随便回家。
说了也是让家人发愁,这件事不可任性而为,到了十五宫中应会开夜宴,以往她没有参加,这次去就好了,正好见见齐梦昭。
再见机行事好了。
便放下心事,与家人团聚,等到午时一起用膳。
想到往后,苏婉决定自己得好好想想了。
娘亲说的再等三年,是不知道,五年后,尚书府会被灭门。
前途一片黑暗啊!
这还不是现在能说的,没有真凭实据,也不能令人信服。
恐怕等发生了,才会有人相信她,只是等到了那个时候,还能焉有命在,现在她还不受赵云长待见,哪怕做了准备,还是有些灰心,希望能尽量改善关系,或是弥补,拿一家人的命去换,是不值当的,目前苏婉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饭桌上,“洛叔去了你那,尚书府的菜色差了不少,”也没有让苏凌特别满意的菜,不过他们也不重口腹之欲。
“那我要不要让洛叔回府里,”何管事尚且公平,再加上这段时间也听轻云说,都在跟着洛叔学习厨艺。
应该也算有所长进。
只要每日能多两个菜,那日子应该也不算难过,伙食不太差就行,苏婉也不是那种极为挑剔的女子,但是谁能吃好点的时候,会去吃差的。
“傻丫头,只要他能照顾好你的饮食就好了,洛叔本就是你门房的人,”苏凌感叹了一声,女儿的容颜本就出挑。
再加上有时候总是会为别人着想,都被他们之前保护的太好了,如今去了将军府,年岁不大,阅历不深,怎么能应对有些狠辣的赵云长,怕是拆吃入腹,骨头都不剩,有时候他跟赵家小儿,打交道的时候,总感觉那人与年纪不符,老道的很,明明苏府也算是极为了解赵家的,如果妹妹没死的话,也算是极好的姻亲。
不得见的时候,又让他怎么不担心,苏凌比自己的夫人刘氏担忧更甚,因为他才是那个与赵云长打交道最多的人,关系敌对,还甚是紧张。
祭天带了菀菀过去,而且也不似前段时间那样的清瘦,脸上也长了些许肉,只要不对他女儿造成伤害,政事上退一步又何妨,要是伤了苏婉。
他就算豁出了这条老命,也得跟他拼了。
“爹爹,你在想什么?”
苏婉看着苏凌都没有吃饭,就这样看着她,随即问了一声,还夹了一块肉过去放于他的碗中。
“谢谢菀菀。”
苏凌很高兴的吃了,一家人能够在新年里,一起坐着吃一顿饭,还是很温馨的,苏婉默默的看着还在自己身边的家人,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不能灰心。
要振作起来。
吃完了,陪着娘亲在府里走了走,那会儿刘氏只是提了一嘴,后面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她也很珍惜和苏婉在一起为数不多的时光。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用完晚膳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马车很快就回了将军府,等苏婉回去的时候,就在门口看见了赵云长,“夫君也是这么晚归?”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问起,还是得缓和两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