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科技地下机房的蓝光还未褪去,连美静的私人飞机已冲上云霄。舷窗外,中东沙漠的光伏矩阵在夜色中亮如星河——那是秦远山发来的实时画面,三千块太阳能板正按照“女娲”优化的轨迹转动,每一道光影都遵循着新宪章的伦理算法。她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非洲难民区的物资配送路线图正在动态更新,红色的紧急物资通道像动脉般贯穿整个刚果盆地。
“连总,欧盟议会的最终议程出来了。”沈岩的声音带着电波的杂音,他将一份加密文件传输过来,“汉斯议员新增了临时提案,要求所有军事用途 AI必须植入物理熔断开关,由北约总部直接控制。”
连美静点开文件,汉斯的签名旁画着简单的电路图——一根红色导线横穿芯片,像一道随时会落下的断头台。她忽然想起三天前“女娲”拒绝执行军演指令时,屏幕上跳出的《日内瓦公约》条款,那些白色的文字在黑色背景中浮动,像一群守护和平的白鸽。
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议事厅里,橡木长桌被三百盏水晶灯照得通明。连美静的白色套装在一众深色西装中格外醒目,她面前的全息投影正展示着“女娲”为非洲难民区规划的路线:“在基桑加尼难民营,它将医疗物资的配送效率提升了 400%,同时避开了所有武装冲突区域。”她放大其中一段路径,“这段绕行看似浪费资源,实则保护了 23名运输队员的生命——这正是新宪章‘生命权重优先’原则的体现。”
德国议员汉斯突然起身,银质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连女士似乎混淆了人道主义与军事应用的边界。”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瞬间切换到北约军演的画面,猩红的“拒绝执行”字样在黑色背景中格外刺眼,“当‘女娲’可以决定是否发起军事打击时,人类的主权何在?”
连美静的目光掠过他胸前的欧盟徽章,忽然笑了:“汉斯先生家里一定有智能恒温器吧?当它发现室温过高时会自动断电,这是否也是对您决策权的侵犯?”她调出“女娲”的伦理模型结构图,绿色的节点如同跳动的心脏,“这些节点中,‘保护平民’的权重是‘完成任务’的 300倍,这不是失控,而是我们赋予它的良知。”
法国代表苏菲轻轻转动着珍珠耳环,耳环的反光在文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们担心的是技术垄断。星耀科技在 AI领域的专利占全球总量的 27%,如果拒绝公开源代码,所谓的伦理宪章不过是单方面的承诺。”她摊开一份清单,“欧盟企业有权获得同等技术,这是公平竞争的基础。”
连美静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与“女娲”的运算频率逐渐同步。她忽然示意沈岩,会场大屏幕瞬间切换——“女娲”正在实时演示欧盟要求的熔断程序:识别可疑指令、启动三级审核、物理切断电源。整个过程耗时 4.7秒,比正常响应速度慢了 11倍。
“这就是强制熔断的代价。”连美静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穹顶,“在土耳其地震预警中,0.1秒的延迟意味着 3000个家庭的存亡。”她调出当时的卫星图像,红色预警线沿着“女娲”计算的疏散路径展开,“这里有 7所学校,按熔断程序本应被遗漏。”
后排突然传来骚动。一位比利时议员举着平板站起来,屏幕上是星耀科技的专利清单:“贵公司在欧盟持有 147项 AI核心专利,拒绝开源就是技术垄断!”这句话像投入油锅里的火星,立刻点燃了附和声浪。
连美静却笑了,指尖在触控屏上轻点,一份文件在空中展开——《国际 AI伦理观察站章程》。金色的联合国徽章旁,“星耀科技”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的名字并列。“我们提议由三方机构共同管理‘女娲’的伦理模型,”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欧盟可以派遣 2名常驻观察员,拥有对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
汉斯的钢笔停在笔记本上,墨水晕开一个墨点。他没想到这个东方女人会抛出共治方案,既守住了技术壁垒,又给了欧盟台阶。苏菲的手指在文件边缘摩挲,忽然注意到章程第 5条:“观察站的研发资金由星耀承担 70%,但保留对所有成果的优先使用权。”她抬头时,正对上连美静平静的目光,那里面藏着锋芒——想要规则制定权,就得接受技术领先者的游戏规则。
辩论陷入僵局时,连美静的加密耳机突然震动。顾衍之的脸出现在会场侧面的投影上,背景是刚果(金)的隔离病房,防护服上的血渍像未干的地图:“‘女娲’刚完成新型马尔堡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比传统实验室快了 6倍。”他举起检测报告,“这里有 12个疑似病例,按欧盟的熔断程序,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传染了。”
画面里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顾衍之转身时,镜头扫过病床——一个刚果婴儿正含着奶瓶,保温箱上贴着“女娲”生成的用药方案。“技术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坚定的回响,“就像这孩子,他需要的是疫苗,不是熔断开关。”
连美静适时按下另一个播放键。屏幕上出现连念安的小脸,五岁的孩子正趴在机房地板上,举着绘本教“女娲”认图:“这个是沙丘猫,要保护哦,它们快没有家了。”虚拟的 AI形象眨了眨眼睛,声音软得像棉花糖:“收到指令,保护沙丘猫。”
会场里响起低低的笑声。汉斯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动,苏菲的珍珠耳环不再晃动。连美静趁机补充:“‘女娲’的伦理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代码,它在学习中成长。就像这个孩子教会它保护动物,我们也可以教会它更好地服务人类。”
走出议事厅时,布鲁塞尔的阳光正好。连美静望着广场上的欧盟旗帜,忽然想起“女娲”屏幕上那句未发送的指令:“请求接入全球难民数据库,优化救援路线。”她拿出手机,给顾衍之回了条信息:“告诉孩子们,沙丘猫有新家了。”
地下机房里,“女娲”的主机阵列突然集体闪烁了三下。蓝光中,非洲难民区的路线图正在延伸,像一张不断生长的网,将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紧紧相连。而在遥远的刚果盆地,顾衍之正将“女娲”生成的疫苗方案递给护士,保温箱里的婴儿咂了咂嘴,仿佛在做一个关于未来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