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的老槐树抽了新芽,秦燎枝站在“悬月堂“的朱漆门前,望着青梧挂起的两盏靛青灯笼——左边写“明志“,右边写“济生“。
这是那日姐姐说的东街的院子。
青瓦白墙的三进院落,前院是私塾,后院是药馆,穿堂里挂着秦画宓亲笔写的“悬壶映月“匾额,墨香混着药香,漫得满院都是。
“先生,王屠户家的小女儿又来候着了,“青梧端着药碾子从后院出来,腕间墨家刺青在阳光下泛着幽蓝,“说是要替您扫三天院子,换副治咳嗽的药。“
秦燎枝系上月白直裰的丝绦,袖中虎符发簪硌着腕骨。
秦燎枝对外只说自己是“游医悬月“,堪堪教辅一下坊间孩童句读知识。
实则每味药材的分量、每个学子的课业,都藏着她“立身齐家定山河“的算计。
她瞥了眼院外藏头露尾的暗卫,唇角勾起微不可察的冷笑——这京城里的野心家,又在“保护“她了。
“让她进来,“她翻开案头的《齐民要术》,“但得先背半页《算经》——我这私塾,认理不认钱。“
正说着,前院传来门环轻叩声。
青梧刚要去应门,秦燎枝已听见那敲门声的节奏——三长两短,是京城贵公子惯用的“文雅“叩法,带着刻意的教养。
她垂眸整理药柜,听见青梧的声音:“公子找谁?“
“悬月先生,“男声清润如泉,“在下听闻贵馆只收'善事'抵药费,特来讨副治头疼的药。“
秦燎枝的指尖在书页上顿住。
这声音她在茶楼听过——那日她与青梧查林氏商契的旧档,邻座两个书生闲聊:“德妃五公子最是了得,温文尔雅,但性子却令人捉摸不透,连昭明长公主的宴席都请不动他……“
话没说完,被茶盏轻碰的脆响截断。
她抬眼,看见个穿月白湖绉的公子立在阶前,玄色发带束着高冠,腰间玉牌坠着鎏金穗子。
他的目光扫过门楣的“悬月堂“匾额,又落在她月白直裰的墨痕上——那是方才教孩童写算术时溅的。
“公子请进。“她指了指廊下的竹凳。
“但求药得先答我三问——这是悬月堂的规矩。“
盛纭褚在竹凳上坐下,袖中露出半卷《农政全书》——这是前日她落在茶棚的书,此刻扉页还沾着茶渍。
秦燎枝知道,这不是巧合——他的暗卫遍布京城,连她何时何地掉了东西,都在他的算计里。
“第一问:为何头疼?“
“替先生发愁。“他指了指巷口蹲坐着揉手的地痞——前日他们摸上门楣,被青梧装的墨家竹刺扎了个对穿,“前日有地痞来砸门,说'穷酸先生也配开堂',更何况还是一介女流。若真闹大了,传出去对悬月堂的清誉不好。“
秦燎枝的睫毛颤了颤。
她早让青梧布了机关,那些地痞不过是秦府旁支的试探,而盛纭褚的“发愁“,不过是在展示他能替她解决麻烦的能力。
“第二问:可识得《黄帝内经》里的'治未病'?“
“先生是说,与其等病发再医,不如教人防病。“盛纭褚扫过她案头的《种痘心法》,指尖在书页边缘轻点,“就像这私塾,教算术不是为了记账,是让农妇能算亩产量,让工匠能测房梁斜度——这些人若能自立,便不会被人当枪使。“
秦燎枝猛地抬头。
窗外的阳光漏进来,照在他眉骨上,投下阴影……让她不禁想起了某位将军。
二人在某个方面上,有一种莫名的相似感。
但她知道,这相似不过是表象——钟语玦的锋芒在剑上,盛纭褚的锋芒在袖中,此刻他说的每句话,都在评估悬月堂能为他带来多少可用之人。
“第三问:公子来此,究竟图什么?“
盛纭褚的笑意凝在眼底,却依然温和,直言开口:“先生可知,林氏商产虽不在这院子里,但悬月堂的学子、药馆的病患,都是潜在的人脉。在下不过想与先生做笔交易——我替先生挡明枪暗箭,先生让在下知晓这些人脉的动向。“
后院传来青梧的咳嗽。
秦燎枝知道,那是在提醒她:盛纭褚的暗卫已守住了四角。
她突然笑了,笑得像春风拂过药柜,却未达眼底:“好一笔买卖。但公子得先证明自己的价值——明日西市有个卖药材的老丈,总被地痞勒索,你替他解决。”
“成交。”
盛纭褚起身作揖,袖中滑出半块虎符落在案上,与她袖中的发簪缺口严丝合缝:“这是钟雨清姑娘托我转交的。她说,悬月先生若想调动钟家军,这是钥匙。“
秦燎枝的呼吸一滞。
她摸出发簪按在案上,两枚虎符拼合的瞬间,传来轻微的“咔嗒“声——这是钟家独有的机关,只有持虎符发簪的钟家夫人能启动。
盛纭褚能拿到这东西,说明他已渗透进钟府,这比地痞的威胁更让她警惕。
“公子的'诚意',悬月记下了。“她将虎符收进妆匣,“但抄错一字,便替学子们磨三日墨——这是规矩。“
从那天起,盛纭褚成了悬月堂的常客。
他清晨提来东市的糖蒸酥酪,说是“替先生犒劳学子“,实则是观察哪些孩童资质出众;晌午替青梧晒药材,边晒边问“这味黄芪产自哪里“,实则是在记录药材流通路径;晚间抱着《农政全书》问个不停,却从不多问林氏商契半句——他知道,秦燎枝最厌被人窥探底线。
“先生可知,昨日那泼皮是秦府旁支的人?“某夜打烊后,盛纭褚替她收着《农政全书》,指尖扫过书页间夹的稻穗标本,“秦韫的小妾白姨娘病了,他想让你去瞧,毕竟这白姨娘要是去了,秦大人那彪悍老婆……够他头痛的。“
秦燎枝的手在烛火上顿了顿。
秦韬是她父亲的亲兄弟,十五年前受自己夫人挑拨,提出了分家,作为旁枝,到了京城,谋了一官半职。
提起白姨娘,她想起秦酒——那个儿时总跟着她转的木讷堂妹,前日送她的桂花糕里,藏着张纸条:“白姨娘咳血,求先生救命。“
她知道,秦酒是秦府旁支安插的棋子,而白姨娘的病,不过是秦韫的一次试探。
毕竟,秦府本家王妃的院子忽然被启用,启用者还是个姑娘家,着实吸人眼目。
所幸自己这表妹并没有认出自己。
“去,“她将虎符发簪收进妆匣,“但得立规矩:诊费要秦府旁支的地契,换西直门外的三十亩荒地。“
盛纭褚的眼睛亮了,那是发现猎物时的光:“先生是想……“
“开义庄,“秦燎枝望着窗外的星子,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让无地的农户种桑养蚕,让孤寡老人有饭吃。这些人若有了生计,便不会被人收买当刀使——包括秦府旁支,包括梁王,包括......“她瞥了眼盛纭褚,“包括公子。“
盛纭褚淡淡笑了笑,别过了目光。
三日后。
秦府的软轿停在悬月堂前。
秦燎枝掀帘时,看见秦酒缩在轿角,手里攥着块沾了桂花的帕子——那是她昨日送的。
白姨娘的院子飘着苦杏仁味,秦燎枝搭脉时,发现她指甲发绀,是长期服用“安神散“的症状——那是秦夫人用来“清洗“子女思想的药,她和姐姐小时候也喝过,真是没想到,这位旁枝的夫人分家时竟然也偷学了去。
“这病要断药,“她将脉枕推给盛纭褚,“但报酬得秦老爷亲自来。“
秦韫的脸涨得通红。
盛纭褚却笑着递上笔墨:“老爷难道不想让白姨娘脱身恶疾?她床头的《女诫》,可是秦酒姑娘每日为她姨娘抄的。“他的目光扫过秦酒泛红的眼眶,“再说了,用三十亩荒地换个人情,这买卖不亏。“
秦酒猛地抬头,又迅速低头。
秦燎枝这才注意到,她腕间戴着和自己一样的“银锁”——是祖母林眠当年打给孙女们的,刻着“平安“二字。
这或许是秦酒唯一的真心,但在盛纭褚眼里,不过是可利用的弱点。
地契到手那天,悬月堂的学子们在荒地插了界桩。
盛纭褚蹲在田埂上,看小孩子们用树枝画桑田,突然说:“先生,这义庄若成了,北境军屯的流民安置便有了参考。在下已让人抄了《天工开物》的农具改良图,明日送与兵部。“
秦燎枝的指尖在界桩上摩挲。
她知道,盛纭褚所谓的“送与兵部“,实则是送到他自己安插在兵部的人手那里。这义庄的成功,既能为他博个“仁善“的名声,又能为他积累北境军屯的话语权——好一盘算计。
“公子倒是会借花献佛,“她转身时避开他的视线,“明日钟家军的粮车要过西直门,你帮我查查......“
“查闻人勇的私兵?“盛纭褚的声音冷了几分,却依然带着笑意,“我早让人盯着了。先生可知,闻人将军的粮车比往年多了近三成?“他从袖中摸出一卷地图,“这是北境关隘图,标出了他私兵的驻扎点。“
秦燎枝接过地图,指腹抚过上面的红圈——都是钟家军的薄弱处。
她突然明白,盛纭褚接近她,不只是为了林氏商产,更是为了通过她撬动钟家军与闻人氏的矛盾,从而坐收渔利。
但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晚风卷起她的月白直裰,露出内侧绣的并蒂莲——那是昨夜青梧笑着替她补的。
秦燎枝望着盛纭褚的侧影,想起姐姐秦画宓说的“局中局,棋中棋“。
她与盛纭褚的交易,不过是各取所需:她要借他的势力护悬月堂,去做一些心中所想所念,他要借她的资源夺嫡。
“悬月先生!“
后院传来学子的喊声。
秦燎枝挣开思绪,看见王屠户的小女儿举着张纸跑过来:“先生,我背会《算经》了!阿爹说,明日送半扇猪肉当束脩!“
盛纭褚笑着揉乱她的发,动作熟稔得像相识多年,眼底却浮着算计:“去罢,你的山河,还等着呢。“
秦燎枝跑向后院,裙角带起一阵风,吹得“明志““济生“的灯笼摇晃。
盛纭褚望着她的背影,摸出袖中钟雨清的信——上面只写着:“小褚你看,我弟眼光不错吧,这姑娘,能镇山河。“
他摸了摸手中早已被他掉包的半块虎符,将它贴身收好。
这半块虎符,原本是他用来取信秦燎枝的筹码,此刻却成了他评估钟家军可用度的凭证。
他知道,自己接近秦燎枝的初衷是利益,但当看见她教孩童算田亩时眼里的光,听见她替老妇煎药时软下来的嗓音,那些精心设计的局,竟慢慢有了温度。
不过没关系,他想。
只要能拿到林氏商产的话语权、秦氏姐妹的人脉、钟家军的支持,这点温度,权当是交易的赠品。
悬月堂的灯火渐次亮起,映得院角的西府海棠愈发娇艳——秦画宓命人送来的,说是双生树,要姐妹俩一起养。
盛纭褚拾起地上的《农政全书》,翻到夹着稻穗的那页,上面用小楷写着:“立心治世,以济苍生。“
他望着窗内那个低头教孩子认药的身影,突然想:或许这局,能赢个两全其美。
毕竟,能替他照见这乱世里最干净的光的人,恰好也需要他这把刀。
而昭明长公主为梁王设的宴席,还静静躺在三月后的黄历上。
那时的盛纭褚,或许会带着悬月堂的人脉名录赴宴,而秦燎枝,会在他袖中藏一把墨家机关,替钟家军守住北境的月光。
悬月堂的故事,才刚翻到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