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1 /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段车轱辘话,古人文字最重简洁,在这么重要的内容中为啥要用车轱辘话表述,这里一定是有深意。

现试着分析一二:第一,首尾相连,循环往复,就是指出了“物格”已经是最简练,最精确,最明了,最基本,最有操作性的了。第二,就是砌死过度解读的空间,避免玄谈化,务虚化(务实的不能务虚,务虚的不能务实——王东岳),从而脱离实际。这一段文字主旨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是务实的,是实操的。

“物格致知”,物就是在实操中面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事物单位,格就是限定的条件,致知就是得结果(善果),即对事物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处理。例如庄子的那棵大树,要是限定做成桌子或者床,就交给木匠就可以了,但是庄子却可以借助这大树谈他个昏天黑地,谈他个上天入地。

格物致知就是一个处理事物简单实用的工具,就是处理事物的思维行为起点,王阳明则在这个闭环中又加入了致良知这一环,由良知来启动使用这个工具。

最新小说: 斗罗2:穿越斗罗之重振天使荣光 遗失的记忆之赎罪 直播凶宅后,四个大佬轮流当榜一 一个中年少女的觉醒 作者长条芥末 搁浅小记 修罗将军云深不知处 彼岸上 孤桀诗集 真人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