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全力以赴迎高考(1 / 1)

六月的湘南,彻底沦陷在盛夏的怀抱。空气不再是流动的风,而是凝滞的、裹着蝉鸣的粘稠热浪,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人的燥意。湘南高中教学楼的电子倒计时牌上,那鲜红的数字如同被无形的手掌狠狠攥紧,一天天无情地缩减,最终定格在刺眼的“10”上。这数字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弦,无声地勒在每个高三学生的心头,每一次搏动都牵扯出隐秘的焦灼与孤注一掷的决绝。

姜璐怡感觉自己快要融化在这片燥热里。她趴在堆叠如山的试卷和课本之间,额发被细密的汗珠濡湿,黏在额角。窗外阳光白得刺眼,她却连抬头的间隙都吝啬给予。刚刚结束的模拟考成绩单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文综排名又前进了两名,这小小的喜悦却瞬间被数学卷面上那个依旧刺眼的分数冲淡——短板,依旧是那该死的数学短板!时间只剩下最后十天,她必须像淘金者筛沙一样,在浩瀚的题海里精准地淘出那些顽固的、未被攻克的堡垒。

笔尖在文综答题卡上飞快滑动,留下沙沙的声响,是她与时间赛跑的鼓点。

“又在跟数学较劲?”一个清朗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突兀地打破了书桌前的凝滞。姜璐怡猛地抬头,长时间聚焦在密密麻麻文字上的眼睛有些发红干涩。门口,郑恩泽的身影逆着走廊的光,手里拿着两瓶还凝结着冰凉水珠的绿豆汤。他几步走到她桌边,将那抹清凉轻轻放在堆满试卷的桌角,瓶壁碰到试卷发出细微的声响。“刚从食堂打饭回来,特意绕去冷饮窗口。阿姨说天热,给你这瓶多放了一勺冰糖,降降火气。”他语气自然,目光扫过她桌上摊开的数学错题本,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姜璐怡惊讶地问,声音带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但看到他的瞬间,嘴角已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弧度,“理科班的晚自习不是还没结束吗?”窗外,理科班教学楼的方向还灯火通明。

“跟老班请了个假,提前溜了。”郑恩泽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动作熟稔地坐下,仿佛那是他的专属座位。他随手拿起那本被翻得卷边的数学错题本,修长的手指直接翻到最新一页,“喏,我就知道。最后那道导数大题又栽了?我看看……”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她凌乱的演算过程,指尖在某个步骤上点了点,“这里,极值点判断武断了。一阶导数为零只是可疑点,必须用二阶导数验证正负才能确定是极大还是极小,或者根本就不是极值点。”他的语气笃定,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条理。

他自然地抽过一张空白草稿纸,拿起姜璐怡笔筒里的另一支笔。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沉稳笃定的声响,一步步重新演算,清晰流畅。阳光透过窗户斜射进来,恰好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浓密的睫毛在下眼睑投下两小片扇形的阴影,挺拔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勾勒出少年特有的认真轮廓。姜璐怡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纸上的公式移开,落在他脸上。那专注的神情,像一块磁石,瞬间攫住了她的心神。一种莫名的悸动让她的心跳如擂鼓般加速,脸颊也隐隐发烫。

这最后的冲刺期,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碎片。他们像高速运转的陀螺,在教室、食堂、小公寓三点一线间疯狂旋转。谈话内容被“知识点”、“错题”、“模拟卷”、“分数线”这些冰冷的词汇填满,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纸墨混合的、近乎窒息的味道。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令人喘不过气的高压氛围里,彼此的陪伴却成了唯一的、也是最坚实的锚点。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加油”,甚至只是对面书桌传来的翻书声和笔尖的沙沙声,都奇异地安抚着紧绷的神经。

“听懂了吗?”郑恩泽抬起头,正好撞进姜璐怡有些走神的视线里。他眼底带着一丝探究,随即化作温柔的笑意,像投入湖心的小石子,在她心湖漾开一圈圈涟漪。

“啊?哦!懂了懂了!”姜璐怡猛地回神,连忙用力点头,掩饰般地抓起那瓶冰凉的绿豆汤,旋开盖子,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带着清甜豆香和冰糖甜意的液体滑入喉咙,瞬间浇灭了心头的燥热和身体的疲惫,连带着刚才那点莫名的悸动也似乎被压了下去。“你讲得比数学老师还清楚,”她由衷地说,声音因吞咽而有些含糊,“真的。”

“那是,”郑恩泽的嘴角得意地扬起,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神采飞扬,下巴微微抬起,“也不看是谁的‘专属讲师’。”他把“专属”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带着点不易察觉的亲昵,顺手将她的错题本推回她面前,“快趁凉喝完,这天气,一会儿就变温了。”

绿豆汤的清甜在舌尖蔓延,也浸润了心田。姜璐怡的目光落在错题本上他留下的那几行清秀有力的字迹上。从高二文理分科那天起,他的数学笔记就从未间断地出现在她的课桌里、书包里。每一次模拟考后,无论他多忙,总会第一时间帮她分析错题。那些写满批注、圈画着重点、甚至画着思维导图的草稿纸,早已被她细心收集起来,厚厚的一摞,沉甸甸的,是无声的陪伴与支撑。

高考前一周,学校终于按下了暂停键,让学生们回家休整,调整状态。然而,小公寓里的“战备”气氛却丝毫未减。客厅那张承载了无数个夜晚的长书桌,此刻更像一个微型的作战指挥部——堆满了两人所有科目的精华笔记、押题卷、错题集;咖啡壶和茶杯几乎未曾冷却过;原本贴着风景画的白墙,如今被各科重点公式、历史时间轴、地理气候图、政治核心概念贴得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便利贴像一片片等待检阅的旗帜。

姜璐美已经结束了考研的征程,特意留在小公寓,充当起了他们的“后勤部长”兼“心理疏导员”。她每天变着花样研究营养食谱,炖汤、清炒、蒸煮,香气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驱散了些许紧张。到了傍晚,她便会不由分说地把两人从书堆里拽出来,推出家门:“学习重要,身体更重要!脑子用久了需要放空,眼睛看久了需要望远。出去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别到时候考试没累倒,先把自己熬成小干柴了!”她一边麻利地切着冰镇西瓜,一边像个操心的老母亲般碎碎念。

“知道啦姐,遵命!”姜璐怡笑着应道,伸手拉住旁边还在对着物理公式冥想的郑恩泽的胳膊,“走了走了,郑大学霸,劳逸结合!”

傍晚的小区花园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与燥热,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涂抹在梧桐树叶和静谧的湖面上。两人沿着湖边的小径慢慢走着,谁都没有说话。紧绷了太久的心弦骤然放松,这突如其来的安静反而让习惯了题海喧嚣的耳朵有些不适应,只剩下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的虫鸣。

“明天……就要去看考场了。”郑恩泽率先打破了沉默,脚尖无意识地踢着路面一颗圆润的小石子,石子咕噜噜滚进路边的草丛里。“紧张吗?”他侧过头,看向身边的女孩。晚霞的柔光映在她白皙的侧脸上,能看到她微微抿起的唇线。

“嗯。”姜璐怡没有掩饰,轻轻点头,声音在宁静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有一点。怕……怕临场发挥失常,怕辜负了爸妈的期望,”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也怕……考不上想去的大学。”那些深夜里啃噬心尖的担忧,此刻在信任的人面前,终于吐露出来。

“别怕。”郑恩泽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正对着她。他的眼神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认真而坚定,像两颗沉静的星子,直直地望进她的眼底。“姜璐怡,你听我说。你的准备有多充分,我最清楚。你的文科基础扎实得像磐石,思维能力也强。只要正常发挥,绝对没问题!”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后,他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而且,你忘了我们的约定了吗?我们要一起去南京的。一起去秦淮河看桨声灯影,一起去那家你念叨了好久的古籍书店淘旧书,还要去爬紫金山看日出……怎么能说话不算数?”

“南京”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姜璐怡心底某个柔软的盒子。是啊,那个关于金陵古城的约定,关于并肩看世界的憧憬,早已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疲惫夜晚,在一次次被难题打击得想要放弃的时刻,成为照亮她前路的微光,支撑着她一次次重新拿起笔。那份沉甸甸的期许,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未来图景。

“你呢?”姜璐怡反问,迎上他坚定的目光,“你就不紧张吗?你的目标……可比我的高多了。”她指的是他那心仪的顶尖学府。

“当然紧张。”郑恩泽坦然地笑了,笑容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坦诚和一点点羞涩,“压力像座山一样压着。但是,”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但是一想到,不是我一个人在翻山越岭,身边还有你,我们一起在努力,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就觉得,好像那座山也没那么高了,路也没那么难走了。”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锁住她,“就像以前每次模拟考,不管题目多难,只要知道你在隔壁考场,或者走出考场就能看到你,心里就特别踏实。”

他的话,像一阵带着栀子花香的晚风,温柔却有力地拂过姜璐怡的心田,吹散了那些盘踞已久的焦虑阴霾。她望着眼前这个穿着简单白T恤的少年,看着他眼底那份纯粹的坚定和毫不掩饰的温柔,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勇气悄然滋生。高考很重要,但似乎,又没那么可怕了。重要的,也许从来不仅仅是那一纸录取通知书,更是这段浸透了汗水与星光、彼此搀扶共同走过的荆棘之路,是这份在高压熔炉中淬炼出的、名为“陪伴”的温暖合金。

高考前夜,小公寓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寂静。白天的喧嚣彻底沉淀下来,连窗外的蝉鸣都似乎识趣地放低了音量。姜璐怡躺在床上,身体疲惫至极,大脑却异常清醒,像一部失控的放映机,反复播放着各种公式、定义和可能的考题。辗转反侧良久,她索性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走向客厅。

客厅里没有开主灯,只有窗外漫进来的清冷月光和远处城市的霓虹微光。一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坐在窗边的旧藤椅上,微微仰着头,望着窗外的夜空。

“睡不着?”郑恩泽听到脚步声,转过头,脸上没有惊讶,只有了然的温和笑意。他拍了拍身边藤椅空着的位置。

姜璐怡走过去,挨着他坐下。夏夜的星空如此慷慨,银河像一条缀满碎钻的绶带,横亘在深邃的天鹅绒幕布上,璀璨得令人心醉。那些平日里被城市灯火掩盖的星星,此刻都争先恐后地闪烁着光芒。“嗯,有点……睡不着。”她轻声说,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明天……就要开始了。”

“我也是。”郑恩泽的目光也投向浩瀚的星河,声音放得很轻,带着一种近乎梦呓般的感慨,“小时候,总听大人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候觉得遥不可及,像个模糊的传说。没想到,一眨眼,我们就站在桥头了。”

“是啊,”姜璐怡也陷入回忆,声音飘忽,“感觉昨天还在为选文科还是理科纠结得睡不着觉,今天……就要走上真正的战场了。时间,真是跑得最快的贼。”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并肩坐着,仰望着同一片深邃的星空。偶尔有晚风穿过纱窗,带来楼下花园里栀子花浓郁而清冽的香气,缠绕在呼吸间,带着一丝安抚人心的力量。沉默在星光下流淌,却并不尴尬,反而有种奇异的安宁。

“璐怡,”郑恩泽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因紧张而生的微颤,打破了这份宁静,“不管……不管明天结果如何,不管最后我们去哪里,”他转过头,目光在星辉下显得异常明亮和真诚,直直地望进她的眼底,“我都很庆幸,非常非常庆幸,这段最难熬、最拼命的日子,是你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走过来的。”

他的话语真挚得毫无保留,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姜璐怡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从文理分科那天走廊里的偶遇和选择后的忐忑,到小公寓里无数个并肩作战的日夜,从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到互相讲解时的会心一笑,从清晨厨房里的烟火气到深夜书桌前的笔尖沙沙……那些细碎的、温暖的、疲惫却充实的画面瞬间涌上心头,带着滚烫的温度。

“从分科时互相打气,到住进这个小窝互相‘折磨’,”郑恩泽的声音继续在星光下流淌,带着一种近乎告白的温柔,“从你给我讲作文立意讲到口干舌燥,到我给你讲数学题讲到怀疑人生,从一起熬夜刷题刷到眼皮打架,再到互相监督着去操场跑圈醒脑……这些日子,这些点点滴滴,”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蓄勇气,“是我整个高中时代,最辛苦,却也最……最开心、最珍贵的时光。真的。”

姜璐怡的心跳在那一刻彻底失控,猛烈地撞击着胸腔,仿佛要挣脱束缚。她转过头,凝视着他在星光下柔和得不可思议的侧脸轮廓,鼻尖微微发酸,眼眶也热了起来。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同样轻却无比郑重的回应:

“我也是,恩泽。”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异常清晰,“谢谢你。谢谢你像灯塔一样,在我迷航的时候照亮方向;谢谢你像最坚固的后盾,在我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给我力量;更谢谢你……一直一直,都陪在我身边。”她终于说出了心底最深的感激,也隐晦地触碰到了那份悄然滋长的情愫。

“那……”郑恩泽的眼眸在听到她的话后,瞬间被点亮,像盛满了揉碎的星光,闪烁着无比期待的光芒,他微微倾身,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说好的,一起去南京,去看秦淮河,去淘旧书,去爬紫金山……这个约定,还算数,对吧?我们会一起去的,对吗?”那眼神,比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还要耀眼,充满了对未来的全部期许。

“嗯!”姜璐怡用力地点头,仿佛要将所有的信念都注入这个动作里,眼眶里蓄积的温热终于滑落,在星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一定会的!我们说好的!”

没有更多华丽的辞藻,没有山盟海誓的宣言。只有彼此眼中清晰映出的信任、鼓励和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这份沉甸甸的、在无数个日夜共同奋斗中凝结出的情谊,像一张无形却坚韧的网,又像这温柔笼罩着他们的星辉,无声地包裹着两颗年轻而紧张的心,将最后一丝不安与彷徨悄然驱散。

“好了,”郑恩泽站起身,动作自然地伸出手,带着薄茧的温热指尖轻轻揉了揉她的发顶,像安抚一只不安的小动物,动作温柔得让姜璐怡的心尖又是一颤,“早点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我们一起去……全力以赴。”他最后四个字,说得斩钉截铁。

“好。”姜璐怡仰头看着他,用力点头,绽开一个含着泪光却无比安心的笑容。看着他转身走进房间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感充盈了她的四肢百骸。窗外,星河依旧璀璨。

高考当天的阳光,仿佛要将整个湘南点燃,带着灼人的、不容置疑的热度。姜璐怡和郑恩泽穿着干净清爽的白色棉质T恤,像两株挺拔的小白杨,站在小公寓的门口。手里紧握着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准考证、身份证和早已检查过无数遍的文具。

“加油。”郑恩泽看着她,笑容明朗,像穿透云层的阳光,眼底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鼓励,“别多想,正常发挥,我等你……凯旋。”

“你也是,”姜璐怡回望着他,同样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驱散了眼底最后一丝阴霾,“全力以赴就好。我们……考场见!”

“考场见!”

转身,走向各自不同的考场方向。姜璐怡深吸了一口灼热的空气,迈入考场大门的瞬间,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郑恩泽讲解数学题时专注的侧脸,小公寓书桌前那盏温暖不灭的台灯,深夜星空下他眼中闪烁的星光,父母殷切的目光,姐姐忙碌的背影……所有的画面最终汇聚成一股沉静而磅礴的力量。她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握紧那支陪伴了她无数个日夜的黑色签字笔,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她在心底,无比清晰地对自己说:“别怕,姜璐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两天的考试,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翻动试卷的哗啦声、以及窗外持续不断的蝉鸣中,以一种近乎超现实的速度流逝。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尖锐而悠长地响起,姜璐怡放下笔,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积压在胸中三年的重负,连同这两日的所有紧张,都一并呼了出去。

走出考场,炽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人潮汹涌,各种情绪在空气中交织——狂喜、解脱、茫然、忐忑。姜璐怡下意识地在人群中搜寻,目光急切地扫过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很快,她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郑恩泽正奋力拨开人群,朝她所在的方向挤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灿烂到极致的笑容,他甚至激动地跳起来朝她挥手,像挣脱了所有束缚的雏鹰。

“结束了——!”他几乎是喊着跑到她面前,额头上挂着汗珠,眼睛亮得惊人,声音里是抑制不住的巨大兴奋和解脱,张开双臂似乎想拥抱什么,又克制地停在她面前。

“结束了——!”姜璐怡也大声回应,笑着用力点头。巨大的释然感如同潮水般瞬间将她淹没,眼眶再也无法承载那份复杂到极点的情绪——是卸下重担的轻松,是完成征途的疲惫,更是回首来路的百感交集。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她抬手去擦,却越擦越多。

考场外那条熟悉的林荫道,此刻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挤得水泄不通。每一双眼睛里都写满了期盼与焦灼。姜璐怡的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父母。姜爸爸努力地踮着脚,姜妈妈则焦急地伸长了脖子,视线紧紧锁定着考场出口的方向。当看到女儿的身影出现,两人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的、无比欣慰的笑容,拼命地朝她挥手。

“这里!璐怡!这里!”姜妈妈的声音穿透了嘈杂。

郑恩泽的父母也站在旁边,郑爸爸手里拿着几瓶冰镇的矿泉水,瓶身挂满了冷凝的水珠,郑妈妈则拿着干净的湿毛巾,同样在翘首以盼。看到儿子安全出来,两人也明显松了口气。

“考得怎么样?感觉还行吗?哎呀,这大太阳晒的!”姜妈妈快步冲上前,一把将女儿揽住,心疼地用湿毛巾擦拭她额头的汗和脸上的泪痕,又赶紧拧开一瓶冰水塞到她手里,“快喝口水,凉快凉快!可算考完了,辛苦了我的宝贝!”

“妈,我没事。”姜璐怡接过水,冰凉的感觉瞬间从手心蔓延到全身,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和刚才的泪意。她喝了一大口,冰凉清甜的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也让她彻底平静下来,“感觉……还可以,正常发挥吧。”她露出一个疲惫却真实的笑容。

另一边,郑爸爸的大手重重地拍在儿子的肩膀上,发出爽朗的笑声:“好小子!出来就好!甭管考得好赖,能坚持下来,认认真真地考完,这就是胜利!这就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走!”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回家!你妈早买好菜了,咱们做顿大餐,好好庆祝一下!犒劳犒劳咱们的大功臣们!”

烈日当空,蝉鸣聒噪。然而,此刻映在姜璐怡眼中的,是父母们脸上那比阳光还要温暖、还要耀眼的笑容,是那毫不掩饰的骄傲与心疼。她侧过头,看向身边的郑恩泽。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白色的T恤也有些汗渍,但他脸上的笑容是那么明亮,那么纯粹,眼底盛满了劫后余生般的轻松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阳光落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耀眼得让人移不开眼。

就在这一刻,姜璐怡心中豁然开朗。高考的结果,那串尚未可知的分数,似乎真的不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们一起,肩并肩,手挽手(哪怕只是精神上的),走过了这段布满荆棘却也开满星光的征途;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彼此的鼓励与陪伴下,拼尽了全力,无愧于心;重要的是,在这场名为“青春”的盛大洗礼中,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成长,成为了比昨天更坚韧、更勇敢、更懂得珍惜的自己。

夕阳熔金,将天边染成壮丽的橘红。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在身后紧紧依偎。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最后的热烈芬芳,弥漫着夏日黄昏特有的慵懒气息,更弥漫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彻底放松和对即将展开的、崭新未来的无限期待。这场全力以赴的高考,终究成为了他们青春纪念册上最浓墨重彩、也最值得骄傲的一枚勋章。而那些在小公寓昏黄灯光下、在题山卷海中、在星光见证下互相陪伴、彼此温暖的点点滴滴,早已化作记忆星河中最璀璨的星辰,永恒地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

最新小说: 时光只为你倾心 通房娇妾 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大佬:求你别爆马甲了 年代签到真言符,送假爹妈进局子 诡异复苏,玄学假千金直播爆红 回归的强者只想摆烂 烬夜藏欢 娇软知青下乡后,禁欲大佬沦陷了 恶毒后娘有空间,带崽逃荒成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