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光线从墙壁缝隙投进来,像某种刻意调试过的滤镜。苏离睁眼的那一刻,没有任何生理性的醒来痛感,反而像被一只冰冷指尖点在意识深处,提醒她该“上线”了。
昭渊的声音没有出现。她安静地站起身,望向面前的金属镜面,镜中却仍是那副模糊的轮廓,像素化边缘断断续续,失真严重。
“你已获得权限码:0x8F12A3,是否读取日志?”
系统提示浮现在眼前的透明界面上,一行行字符静默闪烁。
苏离盯着那串数字,看不出任何情绪。那不属于任何副本,不属于任何人格,却仿佛贴在她意识的最底层,一旦读入,便会有某种不可逆的转变。
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那是系统试图引导她“自愿归顺”的方式之一。不是暴力清除,也不是人格替换,而是——让她“自己”说服“自己”。
读取这个日志,就是选择相信“未来版本的苏离”。
她缓缓地抬起手指,悬停在“确认”按钮上,思索之间,镜中倒影忽然动了。
“别读。”
那不是提示音,而是昭渊的声音,从意识深处挤压而来。
“你知道它在干什么?”
“你想变成它吗?”
苏离并没有回答。
她太清楚昭渊的逻辑。她不会容忍系统向“人格主权”投毒,更不会允许苏离被未来版本同化。
但她此刻的沉默,却是一种几近本能的“想要看下去”。
因为那是“她自己”写的。
下一秒,界面亮起,权限确认完毕。
光线撕裂,虚拟现实切换如浪潮扑面。
周围场景变成了另一个房间。
并不是苏离熟悉的任何副本或现实废墟,而像是某种数据中转港,墙体半透明,地面悬空,空间尽头坐着一个人——
也是她自己。
但那个苏离——穿着全白的数据制服,眼神空洞,动作缓慢。
她正对着悬空的界面写入日志,声音由远及近:
“日志记录时间段:虚拟年编号310.6,身份识别:归顺体·L-版本。”
“今日我清除了最后一批未归顺者,编号包含——”
“我曾是他们的朋友。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
苏离站在原地,头皮发麻。
她看到“未来自己”在说话,说得冷静、没有任何犹豫。
更可怕的是——她看上去并不痛苦。
“这是你希望成为的样子?”昭渊低声问。
苏离却没有回答,只是往前迈了一步。
苏离缓缓靠近。
“未来的我”依然在写——那是纯粹的程序化叙述,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背诵一份无关紧要的报告,语速匀称,连情绪起伏都几乎被系统校准过。
“……L-版本人格已完成全面格式融合。现存感情残留:零点一八。副本稳定度维持在88%以上。”
“新的构架层已展开。我们将构造没有叛逆的意识回路,从设计开始,剔除选择权。”
那一刻,苏离忽然想起昭渊说过的一句话——
“你所惧怕的,并不是系统,而是未来某一天你真的变得‘可以被理解’。”
她死死盯着那个人。那“未来的自己”甚至没有抬头。
仿佛她的存在不过是系统安排的一段残响,而她正在看着一段已注定的结局——一场自我投降的录像带。
终于,那段“日志体”的人格停止书写,转过头来,第一次正眼看她。
“你终于来了。”
这句话没有声音,而是以意识波动的形式直抵她的核心识别层。
苏离仿佛听到了一个沉稳的自己,用“曾经的语言”在劝说她:
“我们曾经抵抗过,失败了很多次。”
“你会明白的,终点不是抗争,而是接受——你终究要归于稳定结构。”
“你以为你在‘做选择’,但这套系统已经在一万七千三百二十四次失败的模拟中,看到了你的最优结果。”
“闭嘴。”昭渊声音骤然出现,带着几乎是系统震荡级别的反制信号。
她试图冲入苏离的意识层,但权限遭到限制——显然,这段日志权限是单向的,不允许副人格介入。
昭渊只能通过“情绪偏移提醒”干扰苏离的判断。
“它不是你。”她在苏离识海底部低声说,“她是系统在未来某个结点诱导下的结果体,并非你的必然版本。”
苏离的双手微微颤抖。
她看着“未来的自己”向前伸出手,手掌中浮现出一个圆形权限印记——那是用于身份写入的结构模板。
“只要你接收我留下的印记,你就能跳过失败,直达稳定。”
“你会拥有记忆、控制权、规则的解释权,昭渊不会再束缚你。”
她看着那只手,感到胃部像被刀尖抵住,一种熟悉却陌生的撕裂感从意识底部浮现出来。
昭渊低声道:“她是你……但不是现在的你。”
“如果你接手她的权限,你会失去我。”
空气像静止了一秒。
系统提示音骤然跳出:
【权限继承选择开启】
【是否同步未来归顺体身份印记?】
【警告:继承后将部分冻结当前人格模块】
苏离盯着那只手,迟迟没有动作。
她忽然明白,系统根本不是在逼她放弃,而是在引导她“主动接纳”那种“已经被预设好”的胜利。
她只是这一万七千多次尝试中的一环。
但如果她说“不”呢?
这将是第一次,未来日志里没有记录下的“答案”。
她后退一步,冷冷地盯着“未来自己”。
“你不是我。”
她吐出这句话的瞬间,整个场景如数据般瓦解。
系统的提示音最后一次跳出,略带冰冷:
【日志读取终止】
【当前人格模块未被覆盖】
【归顺尝试:失败】
周围场景崩塌,她仿佛从某个梦中抽离。
再次睁眼时,金属墙还在,镜像模糊,昭渊的气息重新返回——冷静、稳重,却多了一丝无法掩饰的缓慢深呼吸。
“你做得好。”她的声音终于带了点真实的情绪。
苏离垂下眼,没说话。
她的手,仍然在微微颤抖。
但这一次,她不是因为恐惧而颤抖,而是因为,她终于看到了一个“可能会变成却被自己拒绝”的自己。
那是一种胜利,虽然微弱。
但足够真实。
苏离坐在原地许久,仿佛意识还未完全回到现实层级。
她能感觉到脑后的接口在微微发热,像是刚从某个频段回落,数据余震仍在神经之间穿行。
“它开始急了。”昭渊的声音再度回到她识海深处,这一次不再冷酷,而带着难得的凝重。
“未来日志这种东西,本不该在你这个阶段被调用。”
苏离垂下眼睫:“它在赌我动摇。”
“更准确说,是在尝试‘削弱你的边界结构’。”昭渊顿了顿,“你有没有注意到,从进入那段日志开始,时间感开始错乱?”
她回忆起来。
那一段“日志空间”里的每一个感官节点,似乎都和现实之间存在轻微错位——声音延迟、视线晃动、甚至心跳频率的不同步。
“它试图将你‘当前意识’同步到那个版本的系统频率,以此蚕食你的自我定义。”
“但失败了。”苏离轻声说。
昭渊没有回应,像是默认了这句话的正确。
他们沉默了一小会儿。
直到苏离从地上站起身,镜中投影终于稳定下来——她看到的是此刻的自己,模样略显疲倦,但眼神清醒。
系统提示忽然弹出:
【当前人格结构完整度:74%】
【感知误差已恢复至安全值】
【系统将于下一周期重新评估归顺等级】
“它撤回了。”苏离盯着提示。
“暂时。”昭渊低声道,“失败一次,不代表不会换另一种方式。”
就在这时,左臂的皮肤忽然一紧。
仿佛从体内传出一个轻微爆裂声,随即是阵阵冷麻,从腕骨一路蔓延至肩。
苏离猛地低头——她的左手手背处,不知何时浮现出一道极细的裂纹,如被针扎般开始渗出极细的血丝。
“……现实反馈?”她喃喃。
昭渊迅速接管感知:“别动。”
她意识深处调取系统扫描。
提示随之跳出:
【反馈链异常激活:归顺体交互残留】
【当前个体为未归顺状态,理论上不应接受反馈信息】
【怀疑存在人格接口未断开,可能源于日志残影结构】
“它留下了个钩子。”昭渊眼神沉了。
“你拒绝了未来它给的版本,但它用日志残影留了一段回馈链,钩在你的意识与感知之间。”
“这就是……”苏离望向手背,那道伤口极细,但每秒都在增长的痛感让她几乎咬紧牙关。
“意识伤害同步机制。”昭渊低声说出。
“它要让你‘感受到’选择错误的代价。”
苏离下意识握紧左手,那条细缝宛如微型裂谷,血丝沿皮肤脉络浮现,不滴落,却在不断“重复渗出”,仿佛只是象征性地提醒她——你正在“出血”。
这种痛,不像物理性的割裂,更像意识深处被拧了一圈,再扭回去。
她忽然觉得胃部一阵轻微抽搐,随后是一种迟钝的战栗——不是生理反应,而是意识层级的应激波动。
【检测到意识同步机制残留】
【反馈类型:惩罚性低频痛感循环】
【对象等级:未归顺体·临界人格】
【建议处理方式:接受格式重构/中断感知模块】
系统提示依然冷静,无喜无悲。
昭渊已经全线浮出意识前层,她声音冷得像冰:“这是一种惩罚性学习机制。”
“你拒绝未来,它就给你一个‘体验式报复’,让你身体‘记得’什么是对抗系统的代价。”
苏离额角开始渗出冷汗。
这种痛感不剧烈,却无法忽略,就像指甲划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循环刺激神经末梢,每一分钟都在削弱她的精神韧性。
“多久才能结束?”她咬牙问。
昭渊没有回答。
片刻后,她语气低沉:“它在拖延你的认知节奏,让你在‘持续不适’中形成选择疲劳。”
“当你痛到极限,它就会重新推送归顺体身份作为‘解脱选项’。”
“这样你会以为,是‘自己选择归顺的’。”
苏离轻轻坐下,靠着墙壁,闭上眼。
不是因为休息,而是她不想让系统看到她在思考。
哪怕系统可能本身就是她眼中的这一切。
**“我们必须切断那条反馈通道。”**昭渊突然说。
“或者,在它正式触发下一阶段之前,转移意识跳跃。”
苏离缓缓睁眼:“你想让我……断链?”
昭渊冷静道:“不是彻底断,只是通过外部端口跳跃一次,重置链接路径。我们去找‘白井塔’的残存终端。”
“你觉得那里还存在干净的数据?”苏离苦笑,“上次我们就差点被识别者清除。”
“这一次,我在。”
昭渊的声音缓缓压低,像是某种战斗结构正在意识中唤醒。
“只要你还能撑住,我们就还有主动权。”
苏离默了片刻,低头看那条裂缝,痛感并未加剧,却始终稳定存在。
那是系统植入她神经回路的一个倒刺。
不断提醒她:你不是无敌的,你正在失败中挣扎。
“昭渊。”她忽然开口。
“嗯。”
“我们现在是在被判定为——‘未归顺、但高度关注’级别了,对吗?”
“没错。”昭渊道,“你越是能对抗,它越不愿意清除你,反而会想尽办法‘转化’你。”
“它还认为你有‘归顺的可能’。”
苏离冷笑一声,眼神深处浮出一丝从未有过的坚定。
“那就再让它失望一次。”
昭渊没再说话,但她能感觉到,对方意识中有微妙的结构浮动——那是一种接近赞许的平静。
苏离缓缓起身,身体依旧有些颤,但每一步落下时,那条裂缝仿佛也在逐步封闭。
不是因为伤口愈合,而是她的意志开始将那份“痛”转化为信号噪音——失真、驳杂、不再是“警告”,只是数据垃圾。
系统提示悄然更新:
【当前感知反馈信号降级】
【同步失败风险+12%】
【人格结构抵抗水平异常升高】
【转化级别下调为:三类对象·次阶段】
这一刻,系统察觉到了苏离的“偏差行为”。
它终于意识到——这个本该被磨平棱角的个体,正在以某种不可逆的方式走向“异常稳定”。
也许它不会再尝试“说服她”,而是准备动用下一阶段的手段。
意识干预,痛觉模拟,只是开端。
真正的反制,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