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衣服这么湿。”陈里摸了摸头上刚滴下的水,身子往后仰了仰,“不是和你说了,用洗衣机洗。”
“就你儿子几件小衣服,我手一搓就洗好了,省的开洗衣机。”王慧两手一抖,手上拿着的一件白色蓝领衬衣就平整开来,“钱,能省一个是一个。”
这种对话,母子俩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要有用,眼下陈里也不用后仰躲避头顶衣服滴下的水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
“下午持安给你打电话,让你去接最最的时候,语气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她就说让我去接孩子啊。”王慧把柠檬黄塑料盘里剩下的衣架,一个个挂在阳台低一点的晾衣杆上,“她这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忙什么,不上班,还要我去接孩子。”
竟然没把下午的事情捅到他妈这儿?
看来是有别的想法了……
陈里暗自琢磨了下,抬手接过王慧手里的脸盘,“妈,你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一放,我要跟你说点事。”
“啥事儿啊,等我忙完了再说。”王慧拿着撑衣杆,被儿子扯了两下,没站稳,撑衣杆戳到了窗台的肥皂盒,哗啦啦掉下来,盒子里的肥皂摔碎成几块,“唉,最最妈妈帮我买的好撑衣杆,跟她说了买根木头的,非得买根不锈钢伸缩的,用的一点也不顺手,等明儿,这根用坏了,我自己去市场重新买根顺手的。”
陈里看着他妈骂骂咧咧蹲下身捡东西,也不帮忙,等她捡的差不多了,转身,“你快点。”
“你吃饭了没?没吃,锅里有我炖了骨头汤,你去喝两碗。”王慧把一应物品重新在阳台上放好的同时,还关心着儿子的肚子。
“我在外面吃过饭了。”
陈里现在哪里有胃口喝汤?
也是他大意了,以为李持安像每次和朋友聚会一样,都会很晚回家。
哪知道她今天回来那么早?
真是倒霉。
“我总得收拾完了才过去撒。”
王慧嘟嘟囔囔把阳台整理完就跟在大儿子后面往屋里走,眼看大儿子要去推自己房间的门,喊了声,“你爸在房间刷抖音,吵死了。”
陈里转身问,“陈祥在房间?”
“那个讨债的,还没回来。”
陈里往前走几步,推开弟弟房间的门,等陈母进去后,他随手关上门,开门见山道,“妈,这段时间要辛苦你和我爸了,最最要麻烦你们照顾一段时间。”
“要我们照顾?”王慧满脸不解,同时还有些不情愿,“我哪里有时间,店里不要忙是吧。”
她和陈父年初把楼下一个关停了许久的铺子租了下来,卖早餐,现在还搭着卖糖水。
“你们店里有几个生意,忙的过来的。”把儿子放在父母这里养一段时间,是陈里进门后看到儿子坐在椅子上看绘本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在动念的时候,就合计好了一切,“早上让给我爸去送,下午你去接,他现在这么大,好带,白天还要上学,也不用你们怎么管。”
“怎么突然想着把孩子放我这里?”王慧眉心皱成一个川字,“你和你老婆商量好了,她不嫌弃我带的不好?”
要是李持安本人在这,听到婆婆这样说话,难免觉得无语。
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婆婆带儿子带的不好!
事实上,王慧本就带孙子带的少。
也就陈最刚出生那一年,她照顾媳妇坐月子,帮着搭把手带过几个月的孩子,后面基本都是李持安一个人陪伴照顾儿子,要不然,她也不可能把自己杂志社的工作给丢了。
这婆媳二人,性格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自然也不同。
对于婆婆带孩子,李持安是不太接受她的方式方法的,却也能够学着换位思考她是因为学识和认知水平受限才会如此,所以,从未直接否定过她什么。
但王慧觉得媳妇在家里很多方面不听她的,就是嫌弃她不好。
“我每个月多给你2000,就麻烦你和我爸辛苦一点帮我看下孩子。”陈里哪里看不出母亲对老婆的不满,以及不愿意帮着带孩子,但这由不得她不愿意,“我觉得你带的挺好的。”
王慧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个笑来,“就知道你没事,也不来我这。”
“那就这样说定了。”
母亲答应帮忙带孩子,是陈里意料之中的事。
他微微往王慧身边靠了靠,继续说,“还有件事,我跟你交个底,你先别跟别人说,也别跟我爸说。”
“什么事?”
王慧没太多想,却不想,下一秒,儿子就往她身上丢了个雷,“持安可能要跟我闹离婚,最最这段时间,你帮忙看紧点。”
王慧短暂的怔了下,“她为什么要跟你闹离婚?”
“妈,你知道她要闹就行了,别的我会处理好的。”陈里脸色讪讪。
看他这样,王慧再怎么觉得自己儿子千好万好,也品出点什么不好来。
她暗吸一口气,抬手重重的去拧儿子的胳膊,“好好的日子不过,你搞么事搞,搞么事搞。”
“疼死了。”陈母做惯了活,有的是一把子力气,掐起人来贼拉痛。
起码陈里就被掐的疼的往旁边躲,“妈,你别掐了,疼死人。”
王慧咬牙压低声音骂,“疼死你算了!”
到底是放了手。
陈里虚虚一笑,“妈,你记得帮我守住嘴啊。”
“守你个大头鬼啊守!”王慧气不过,抬手又不轻不重的锤了几下他的背,低声的骂着,“你个癫子,你老婆真闹起来,我能瞒的了几天,你说你,你说你……”
想到儿子媳妇要离婚,好好的家没了,王慧是真的气到了,呼吸变得急促,胸口起伏明显。
她有高血压,陈里怕她一时情绪上头,被气出好歹来,于是扶住她的肩膀,帮她捋背,“你冷静点。”
陈母眼皮耷拉下来的双眼一瞪,“要不是你干的好事,你老婆会闹到要跟你离婚?”
“咳。”陈里往身后的门板上一靠,“反正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