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如有实质的漆黑雾气从四面八方袭来笼罩了四周,身处其中,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自己的手指凑到眼前也看不清楚,甚至连意识似乎也会被这雾气团团包裹住,变得十分迟钝。
不知过了多久,雾气渐渐散去,露出一片暗绿色的草地,一个蜷缩着的身影孤零零地蹲在中央。
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突然,那人的手指颤动了一下。
…………..
于承东睁开眼睛,保持着蹲着的姿势快速地打量了一下四周。
“场地为草地,范围长约四百米,宽约三百米,环境中无遮蔽物,未发现动物。”
几乎是下意识地,于承东做完环境评估的下一步,就开始寻找起了武器。
此刻蹲在草地上的于承东,赤身裸体,健硕的身体一丝不挂地暴露在湿冷的空气里。他眉头皱了皱,眼睛微微眯起,扫视了周围一圈。
一无所获。
这片草地似乎不是野外环境,而是被人专门照看,其上无论是石头还是杂草树苗全部没有。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武器,哪怕一根木棍。
于承东不由得再次暗自皱眉。
雾气接着慢慢退去,一扇破旧的大铁门出现在草地的尽头。这扇铁门虽然锈迹斑斑,但仍然可以看出来其上极其繁琐复杂的装饰,有展翅飞翔的鸟、低头行走的狼以及种种其他动物,以及一些于承东识别不了的、意义不明的繁琐花纹。
微微侧过头,于承东看了自己身后,后方的雾气这个时候已经消散到了很远的地方,他发现自己的身后是一颗颗修剪地整整齐齐的景观植物,这些植物在自己身后很规整地分成两排,一看就是被精心打理过。
他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
危险。
这是于承东的第一反应。
欧式别墅。
于承东结合前面的铁门和后面草地上的绿植,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了这个词,相应的立柱、露台、后现代主义、简约风等等词汇和概念也一股脑地涌现了出来。在正式执行深海守望者计划之前,他曾在东部战区特训中心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封闭式训练,一方面是体能提升,另一方面更是在不给大脑造成损伤的前提下,配合药物填鸭式地疯狂吸收了东部战区下至最新的海兽情况调查报告、上至从繁荣时代里遗留下来的一系列百科全书上的各项常识知识点。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战区后勤部甚至计划给自己安装电子副脑辅助自己快速思考和储存记忆。
自己所处的位置看来是在这座别墅的花园,正对着大门。
于承东直到这个时候依旧是一丝不挂、一动不动地蹲在刚出现的位置。但是他的大脑却是在高速运转,一个个方案被他构思出来又紧接着被推翻。
前方的雾气这个时候终于几乎完全消散,这座建筑完整的样子终于出现在了于承东面前。
那是一座又一座庞大高耸着的尖顶塔楼,它们错落有致地矗立在中央,它们的旁边是一圈约有它们一半高度的角楼形同城墙连成一圈,形成拱卫之势。最外围是一圈锈迹斑斑的铁栏杆,从于承东目力不可及之处延伸过来环绕整个建筑以及它们旁众多影影綽綽的树木一圈,最后在他的面前留下了一个五六米宽的铁门。
不对,这太大了,不是欧式别墅,这是……
于承东疑惑皱了皱眉头,一个新词被他从脑海里翻了出来。
欧洲古堡?
一阵猛烈的风吹过,带动远处的树木摇晃,也吹动着于承东脚下的青草,草叶相互摩擦,发出了哗哗的声响。
于承东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打断了他脑海里不断涌现的圣米歇尔山城堡、霍亨索伦城堡等一连串下意识涌现出的连他自己也不甚了解的词汇。
下一场黑雾要三天之后才会出现,可是……
于承东想起了参与守望者计划的第一天,东部战区特训中心里的那个一脸冷漠的特一级教官给自己说的第一句话。
“于承东少校,请记住,如果遇到黑雾中出现的任何智慧生物,切记要慎重,接触,切记,会有生命危险。”
蹲在草地上,于承东伸手摸了摸周围的草地,这些青草上的断茬还很新,看来修剪的时间还不长。
于承东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先前在脑子里计划的所有方案全部被推翻,预设的危险预警在心里简直膨胀地快要爆炸。
不再思考,于承东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谨慎地起身,沿着古堡的反方向试探性地走了几步,随后越走越快。这种百分之百会有智慧生物存在的地方,傻子才会去。
引用上个繁荣时代留下来的一句话说,那就是
“三十六计走为上。”
古堡的大门正对着的是于承东所在的草地,而就在于承东一路奔跑,穿过一排排修剪地整整齐齐的景观植物后,发现草地的尽头,正对着的是一条泥土小道。
一条延伸到一片黝黑树林里的小道。
没有丝毫迟疑,于承东箭步窜进了树林里。干燥的泥土踩在脚下让于承东终于有了一种安全感,但是处于保险考虑,于承东还是尽量踩着枯枝落叶和野草前进,尽可能地不去留下痕迹。
这片树林并不大,于承东只是全力奔跑了约二十分钟,树木便开始稀疏,有亮光透了进来。
在树林里奔跑的这段时间,于承东已经构思好了这一次探索行动的方案,很简单,那就是以这座危险的古堡为起点,随便向哪个方向画一道射线,再一路探索过去,直到这一次行动结束。
然而这个方案在他窜出树林,看到了远处情况的0.01秒内,就和他不久前他计划的诸多方案一起被无情推翻了。
这古堡竟然是建在一座岛上?
于承东深吸了一口气,顿感无路可走。
原来这条林间小道通向的是一道四五米宽的、以一种苍白色石料搭砌的巨大断桥。这座石桥以古堡前方的这片树林的尽头为起点,一直向前延伸了约百米不到就戛然而止,只剩下前方一望无际、寂静得诡异的幽暗水面。
虽然不时有风刮过,但这片黝黑的水面没有一丝波澜,平静地像一整块打磨平整的黑水晶。于承东打量了一下,桥面到水面的高度并不高,只有大概二三十米,但是这水面如此波澜不惊的状态和黝黑的色泽让于承东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虽然有高台跳水的能力,但是于承东并不打算冒险。他回到树林里,靠着一颗歪脖子老树,开始琢磨出路。
思考了一会,于承东觉得既然避无可避,与其挖个坑,以后的三天靠吃蚯蚓装野人生存,不如有限地进入古堡的范围,伺机而动。教官的话的确让人心生畏惧,但现在情况特殊,不妨奋力一搏。
消极等待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不过,行事之前得有一点准备,打无把握的仗同样不是于承东的行事风格。
于承东找了一会,捡了几块合适的石头,通过敲击给其中一块进行了开刃,并且把其形状作了简单处理,做成了斧头的雏形。接着,他用这块简单开刃的石头连砍带撅,弄断了一颗小树,剥下树皮撕开成条状,通过揉搓制成绳,把剥了皮的树干通过劈砍钻挖加工出合适的豁口,再把石斧头镶进豁口里,最后用树皮绳进行固定,就这样一柄简易的石斧制作完成,作为有限条件下的进攻武器。
石斧的制作并没有耗费于承东太多时间,看着树皮绳还有剩余,于承东甚至还取下了一些小树枝一一撅断,再用绳子绑成一个平面系在了自己脚上,算是给自己做了一双树枝凉鞋。
拿着石斧挥动了几下,于承东给出了一个聊胜于无的评价,首先是斧柄没经过加工受力不均影响发力,其次是石头质地太脆不堪大用,如果遇到有防具的敌人恐怕自己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
至于防具,于承东低头看了看自己在裸露在风中的身体,又看了看周围的一颗颗树,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要是给他一把军刀和一整天时间他倒是能搞出来一点可堪一用的东西出来,但是现在么,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务必谨慎行动,以保存有生力量为先。
默默给自己定下了行动宗旨之后,于承东拎着石斧,向着古堡的方向跑去。但他不是沿着来时的路线,趁着日头还在,于承东打算利用这点时间看看古堡的围栏,检查一下有没有缺口,如果有,那么自己入侵和撤退便多了一条通道,战略意义极大。
越是靠近古堡,就越是感受到它的庞大,于承东默默估算了一下,就肉眼可见的部分,这座古堡的占地面积就已经超过了1000平方米,其中最中央的那座巨大的塔楼高度近乎百米,巍巍然如同一座小山。
隐藏在树林里,于承东飞快地沿着围栏奔跑,寻找可能的漏洞。功夫不负有心人,奔跑了十几分钟之后,一个在围栏上单独开出的小门出现在了于承东的视野里。
那是一个与铁围栏不相称的矮小的铁栅栏门,宽也只有一米左右,估计是为城堡运送杂物预留的。
前提是如果这座古堡里还有杂物生产出来的话。
靠近一看,铁门果然已经锁住,不过于承东没有抱侥幸心理,倒也没有太多失望。这门的高度几乎是两个成年人的身高,翻过这样的障碍物对于承东来说基本不成问题。
口中咬住石斧的木柄,于承东活动了一下手腕,抓住铁门微微试了试手,心中计算了一下落脚点,盘算了几秒钟之后,他突然猛地一个使劲往上一蹿,脚在先前计划的落脚点上猛地一蹬,如同一只灵活的猿猴,在空中舒展开手臂,猛地一抓,双手便牢牢地抓住了铁门的上沿。
在接近日暮的阳光下,在这座古堡的左侧偏门处,一个全身赤裸、口衔石斧、脚上套着简易木头凉鞋的身影悬挂在铁门上,他上肢肌肉一阵如蟒蛇般的扭动,整个人轻而易举地升了上去,再一个侧身,停顿了两秒钟,轻轻地往下一跳,落在了古堡内的土地上。
那身影毫不迟疑,落地一个翻滚卸去力道,爬起身来就向前跑去,消失在了重重叠叠的角楼所遮蔽处的阴影当中。
天色渐暗,黑夜就要来了。